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发挥组织力量 加强农村流动党员管理
时间 :   2023-08-24 11:0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广泛,农村流动党员数量越来越多,流动范围越来越广。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已经成为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和艰巨的任务。 
 
搭建工作平台,开展摸底调查。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力量,积极开展流动党员调查摸底工作,为构建以社区党建为依托,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切实摸清底数,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有效整合党务干部,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调查员队伍,并通过先行培训,规范工作标准、程序和方法等措施,将调查摸底任务逐一落实到人,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依托街道、社区党组织,夯实组织基础。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努力探索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方式。一是将支部建在“两新”组织上。针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特点,把在这些组织中建立党组织作为阶段性工作重点,在条件成熟的单位积极组建党组织,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二是将支部建在小区上。大量外来人员使小区居民结构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可根据条件在新建小区积极同步建立党组织,有效整合开发商、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委员会等各方资源,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三是支部建在“项目”上。建筑业是流动党员聚集的行业之一。为规范建筑工地党组织建设,加强对施工人员中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抓住“项目部”这个关键,积极建立党组织。四是支部建在市场上。随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摊群市场发展越来越规范,为建立党组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区县充分发挥摊群市场吸纳外地人员的作用,依托街道、社区党组织,在符合条件的市场建立党组织。
 
创新工作机制,保持流动党员先进性。各街道、社区党组织准确把握流动党员的思想状况,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时代要求,把教育管理与帮助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针对流动党员思想活跃、流动性大的特点,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党组织活动载体和活动方式。二是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各区县和有关省市要共同协商研究,探索出了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共同管理的有效办法。三是创新工作机制,激发流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社区党建工作需要突破的一个重点来抓。(剑河县敏洞乡人民政府:龙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