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通讯员:新华乡 杨华山 字光明)新华乡以学习推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六微”模式为抓手,凝聚民族团结奋进强大力量,推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工作走深走实,做到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
织密“微网格”脉络。以农户网格化管理为重点,构建以党委统揽,行政村为“经”,小组为“纬”的管理适度、就近就便、就亲就熟四级网格管理机构,设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11个,三级网格181个,四级网格396个,形成主体在乡、延伸到村、落实到组、规范到人的工作网络。通过织密网格“经纬网”,找准“坐标点”,推动力量下沉、重心下移、服务下倾,实现党的建设、综合治理、宗教管理、疫情防控常态化管控全覆盖。
搭建“微讲堂”平台。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中心,落实好两学一做、三会一课“两个”计划,联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小分队、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志愿服务队、少数民族宣讲小分队“三支”队伍,利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田间地头、院坝“四个”阵地,结合好万名党员进党校、千堂党课下基层、读书会、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五个”载体,着力把课堂搬进机关、搬进村寨、搬进院坝、搬进田间,从宣讲内容、宣讲语言、宣讲方式入手,用“大白话”、“民族话”、“地方话”,对广大群众进行面对面地引导帮助、心贴心地解疑释惑、实打实地说理点拨,让理论宣讲“讲的活”,干部群众“听得进”、“记得住”。截止目前,全乡各基层党组织共开展“三会一课”374场次3088人次、读书会83场次3470人次、主题党日171场次1540人次、专题讲党课57场次1458人次、 “双语”宣讲9场次450人次、火塘院坝宣讲45场次520人次、田间地头宣讲115场次1820人次。
激发“微服务”活力。以“微”字把脉、从“小”字切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党的建设、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等工作着手,制定单位民生实事计划28件,已办结26件,领导班子成员制定清单52件,已办结50件;基层党组织制定民生实事计划116件,已办结93件,党员开列为民办事清单486件,已办结483件。以“三个一千”行动为抓手,组建联队36支,梳理问题114条,已办结104条。融合好党员志愿服务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万亩烟叶采烤关键期,组建助农小分队11支,形成“党委领导、支部牵头、党员带头、职工上阵、群众参与”的强大工作合力,至目前,共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72场次、助农小分队共服务烟农300余户。通过树立“人人都是服务员,天天都是服务日”的理念,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每一处“神经末梢”,让“微服务”深入到每个角落
提升“微治理”水平。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支部为“圆心”,乡村振兴理事会为“半径”,依托协商在基层,搭建群众议事平台,坚持问题导向,在村规民约、公益事业、村庄管理、民族团结、宗教治理等工作中,着力构建“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微治理体系,全面推行村民小组“微治理”,让基层治理有目标、有载体,看得见,更接地气。以挖掘一批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微治理”项目为抓手,突出“小而细、小而精、小而实”,强力推进“两违”治理、“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近年来,全乡累计拆除“两违”建筑52宗4000多平方米,新建及改造公厕59座,建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5400座,配套垃圾清运车8辆垃圾桶560个,建成垃圾池190个、垃圾收集中转站2个、小型垃圾填埋处理厂1个、小型污水处理厂1个、一体化太阳能污水处理设施3座、氧化塘11个。
构建“微景观”格局。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出力、人人共享”理念,注重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规模适当、尺度合理的原则,以“小菜园”“小花园”“小药园”为重点,积极引导群众对院内环境进行“微整形”,对院外环境进行“微打造”,形成“我的院落我做主”的强大合力。紧紧围绕布局美、洁净美、绿植美、家风美、气韵美“五美”标准,以接漾线为样板,种植黄金菊30000株,木春花4000株。以乡村振兴示范点为载体,建成美丽乡村5个、鲜花盛开的村庄2个,着力打造好群众家门口的“小风景”,真正让乡村“活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提升乡村颜值。
创新“微积分”模式。建立以户为单位的“微积分”台账,在党员积分管理的基础上,健全村民积分制管理机制,将遵规守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保护、环境清洁等内容纳入其中,将“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比工作与积分挂钩,让群众的行动变为可量化的积分,激发群众自我管理的内生动力,着力推行党员干部“唱独角戏”向村民“跳集体舞”转变的乡村治理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