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让中华文化绽放绚丽之花
时间 :   2024-12-04 18:1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贾洪泉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与智慧结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已然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不仅关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影响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度。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把中华文化“保护好”、“利用好”、“发扬好”,让这一瑰宝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守护文化根基,维系民族记忆‌。保护是前提,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考察时指出:“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做出更大成绩。”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和现代化的冲击,要采取有力措施,守护好中华文化的根基。要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建筑、文物,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技艺、民俗活动,都应妥善保护与传承。同时,加强文化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全民的文化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保护格局,确保中华文化不被遗忘、不被破坏,让民族记忆得以完整保存。


 激活文化资源,促进创新发展‌。利用是手段,是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灵感。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价值,通过创意转化、科技创新等手段,将其融入现代生活,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如通过数字技术复原历史场景,开发文化旅游产品;通过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通过影视、动漫等形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这样的利用,既能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又能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只有不断增强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才能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而不是“沉睡”在久远的历史中。


 传播文化精髓,提升国际影响力‌。发扬是目的,是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展现中国魅力的最终目标。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日益频繁。要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通过举办文化节、艺术展览、学术论坛等活动,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外国友人对中国的了解与喜爱。同时,加强文化出口,推动中华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其他国家共同探索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在“让中华文化绽放绚丽之花”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既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尊重,又要勇于创新和突破,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同时,注重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积极吸收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持续在推动中华文化“传下去”、“活起来”、“走出去”上下功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文化力量。(山东省临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贾洪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