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基层减负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为了让基层干部能够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和推动发展中,各地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一、精简文件会议,从源头把控
严格控制文件和会议的数量、规格和时长,能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能不开的会议尽量不开。对必须召开的会议,尽量采用视频会议等高效方式,减少基层干部的奔波之苦。同时,对文件内容进行严格审核,避免空话、套话,确保文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大大减少基层干部用于阅读文件和参加会议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去办实事。
二、优化考核机制,注重实绩导向
改变以往过度依赖台账、报表等形式化的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突出对重点工作和关键任务的考核,减少不必要的留痕要求。鼓励基层干部创新工作方法,对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适当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的考核机制让基层干部能够真正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而不是为了应对考核而做表面文章。
三、整合资源力量,提升工作效率
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推动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例如,通过建立综合服务平台,将涉及多个部门的业务进行整合,实现“一站式”办理,避免群众和基层干部在不同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同时,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政务APP、大数据等,提高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减少重复性劳动,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四、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落实到位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基层减负工作进行定期督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对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同时,广泛征求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减负措施。通过持续的监督检查,确保基层减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五、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激发工作热情
在为基层干部减负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他们的关心关爱。改善基层工作环境,提高基层干部的待遇和保障水平。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基层干部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缓解基层干部的工作压力。让基层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
六、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减负共识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基层减负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基层、支持基层的良好氛围,让大家都能理解和支持基层减负工作。形成从上到下的减负共识,推动基层减负工作深入开展。
总之,让基层减负落实落地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精简文件会议、优化考核机制、整合资源力量、强化监督检查、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和营造良好氛围等一系列举措,真正为基层干部松绑减压,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实现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我们要持之以恒地推进基层减负工作,让基层干部在广阔的天地中大有可为,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江县庆云镇人民政府:杨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