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勿让“蹲苗”变“拔苗” 基层历练要抓实
时间 :   2023-11-09 21:5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年轻干部从参加工作到走向成熟,成长为党和国家的中高级领导干部,需要经过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越是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锤炼人。干部只有多“墩墩苗”,才能把根深深扎入基层、扎入实际、扎入群众,才能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初心虽好,但现在却出现了“墩苗”变“拔苗”的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墩苗”慎用力过猛。年轻干部像幼苗一样,处于成长发展的阶段,具有无限的潜力,需要持续的关注和培养。但凡事讲究一个“度”,一旦超过其危害也不容小觑。一方面,干部身心俱疲,打击自信。深入基层本为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但过重的基层负担,会严重影响干部的工作状态,不仅得不到锻炼培养,反倒引发了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甚至出现“逃兵”现象。另一方面,群众工作拖延,怨声载道。领导人曾说:“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干部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没有得到解决,最终影响的还是群众利益。再一方面,政府形象受损,关系疏离。政府的形象不是靠出台几个政策、空喊几句口号树立起来的,而是依托于为民服务,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领导干部带头不作为,谈何得民心、获民赞、赢民喜?
 
“墩苗”忌急功近利。乱象的背后,不仅折射出政府内部人才选拔的粗放敷衍,也反映出人才培养的简单粗暴。有的地方在干部“墩苗”上下指标、搞摊派,导致少数年轻干部“赶鸭子上架”,个别干部的思想觉悟与能力本领严重缺位,选苗不当势必无法承担重任。有的地方则是急于把“墩苗干部”放到关键部门“一把手”岗位上,没有给他们留出足够的适应成长空间,追求一步到位,压担过重,结果拔苗助长,适得其反。有的地方倒是只管“墩苗”,却不管“护苗”,缺少长远规划,重选人轻育人,对“墩苗干部”没有做到全过程管理,更缺乏心理上的关心照护。
 
“墩苗”需张弛有度。抓好墩苗工作,是抓好为党育人的根本大计。面对这些待解之疾,要尽快完善工作机制,提高人岗适配性,尽最大可能提高“墩苗”成材率。要坚持人岗相适原则,坚决杜绝违反个人意愿的强行选派。不仅要考察专业水平、工作能力,也要对其政治素养、理想信念进行把关;要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工作强度精准拿捏。对年轻干部的锻炼培养应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适当设立学习适应期,打牢干部成长地基,慎勿把关键岗位当做练兵场、试错场;要加强“墩苗干部”的心理关怀和生活照顾,做到全过程精细化监管。应及时“回头看”,为“墩苗”困难的干部松绑减负,帮助干部摆正心态。(枣阳市组织部:李晓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