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警惕兴趣班“变味”成为新的“素质应试教育”
时间 :   2022-02-24 18:4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双减”政策之下,越来越多的家长给孩子报校外非学科类兴趣班。但在一些培训机构的引导鼓吹下,兴趣班正在“变味”,呈现出较强的应试教育的特征,需引起警惕。

“孩子兴趣”变“家长意愿”,没有充分尊重孩子期望。部分家长在孩子自身并没有表现出兴趣爱好下,想当然地认为孩子某个方面能够激发天赋就动员孩子去学习,美其名曰兴趣是需要培养的。也有些家长为了弥补自己没有兴趣特长的遗憾,不问意愿就自作主张报了班,或报了跟孩子爱好相反的班,浪费孩子天赋和热情,增加孩子的负担,甚至让孩子产生厌学的后果,使兴趣班变成了“烦恼班”。
       
“兴趣学习”变“考核攀比”,背离素质教育培训初衷。
市场竞争条件下,培训机构必须打出成绩才能吸引更多家长报名,导致培训机构畸形发展,从“兴趣班”变成“考证班”,考级、考证几乎成为了全部内容,重技巧、轻创意,得了“匠气”、失了“灵气”,让兴趣班磨灭了真正的兴趣。同时,培训机构热衷于创造“神童”“天才”,给孩子上项目、加强度,强加给孩子不相匹配身体和心理发展阶段的学习压力,无异于“拔苗助长”。
       
“自愿学习”变“逼迫学习”,消耗孩子自主学习热情。主观上希望孩子的兴趣成为升学加分的工具,“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本领恐慌”的心理在作祟,看到别家孩子报班了,自己也跟风报班、攀比报班,你孩子报2000的我就报5000的,你孩子报了篮球,我就报足球、羽毛球、棒球、排球,把兴趣班变成兴趣“应试班”,竞争从文化课赛道切换到“兴趣赛道”,造成孩子的兴趣变成累赘,成为负担。
       
基层建议:一是学校要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破解唯分数论。
要让学校、老师正确认识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但不一定非要落到分数,素质教育是一种软实力,学校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太硬,报了几个兴趣班、考了几个证书可以作为加分项,但不能作为升学必考项。二是培训机构要以培养兴趣为主,考证为辅,提高孩子创新创作能力。充分考虑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不要过早地让孩子学习技能、技术、技巧性比较强的项目,***可以激发、强化孩子的兴趣,对开发孩子的大脑、增进他们的自信心有好处的兴趣班;有关部门应该担负起课外教育辅导机构的资质审查、日常抽查等责任,保证小学生能够受到良好的素质培养。三是家长要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发展水平。不要代替孩子选择,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喜欢的,孩子能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幸福就是***的,就达到了让孩子参加兴趣班的目的;对孩子参加兴趣班的情况要密切关注,与老师沟通,调整教学进度或换班。(榕江县寨蒿镇人民政府:阳洋)
用户登录免费注册
看不清?点击更换
用户登录免费注册
看不清?点击更换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