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组织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因此要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加大力度建设过硬农村“带头人”队伍,要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者、转业退伍军人等群体中发现、培养优秀人才,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两委干部中,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健全选拔使用机制,围绕解决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综合能力偏弱,大批优秀年轻党员外出务工经商,村党组织书记“人难选”问题,畅通选任渠道,让更多优秀人才走上乡村振兴舞台。打破以往“就地取材”模式,采取“内挖、外引、择优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考察选人、考选用人、择优选派等形式,扩大选任范围,为乡村振兴打造一支“带不走、留得住、顶得上”的农村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
二是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聚焦村干部补贴报酬偏低、岗位吸引力不强、积极性不高等“干不着”问题,建立健全经济上有保障、缴纳五险、社会上有荣誉、政治上有前途的激励保障机制。
三是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为解决部分村干部存在的上台前“热情高涨”、上台后"原地不动”等问题,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管理机制。压实基层党委责任,每季度开展基层党委书记抓“头雁工程”述职考核,全年考核末位的坚决进行组织调整,每年对村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引导党委书记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内容,村和社区主职干部进行集中培训,组织基层党委对所有村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广泛宣传乡村振兴一线干部的先进事迹,切实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获得感。
四是加大村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当前村干部必须具备三种能力:一是发展经济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二是依法行政能力,促进村务工作规范;三是化解矛盾能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因此要对村干部进行综合培训,增强其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一是采取专题培训课、远程教育培训、实地参观、外出学习等方式,加大村级干部的市场经济理论、农村法律法规和农业实用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增强能力。二是在提升学历培训上下功夫。积极鼓励在职村级干部报考大专院校,通过远程教育、各级党校等系统的学历教育,不断提高村级干部的文化素质。(从江县洛香镇人民政府:梁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