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凤庆县大寺乡实施“四项”工程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时间 :   2019-10-15 18:3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凤庆县大寺乡:赵琴珍)近年来,大寺乡以基层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四项工程”,有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实施道德建设工程,提高群众精神风貌。 一是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乡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1个,常态化开展讲理论、讲政策、讲道德、讲文化、讲文明、讲技术、讲法治、讲诚信的“八讲”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和法治观念,更好地推动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全面进步。二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化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依托乡村主道墙壁、广场、围栏等农村常见户外宣传载体,在通村道路、集贸市场、村民活动场所等阵地,悬挂粘贴核心价值观、乡风民俗等宣传68条(幅),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三是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 、“最美新乡贤”的发现、选树、推荐工作;广泛开展最美家庭、好母亲、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和新时代“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引领广大群众崇德向善。四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加强实践教学,打造校园文化,创建文明校园,培育中小学生家国情怀、文明教养、公民责任和理想志向,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实施移风易俗工程,大力弘扬文明乡风。一是推进婚丧礼俗改革。以“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为重点,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项不办的文明新风尚。一律取消拣菜礼,严禁婚车成串影响交通、大办宴席铺张浪费、不文明闹婚、劝酒等不良现象,向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出《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倡议书》1560份,确保在减轻人情负担上取得实效。二是推进殡葬改革。弘扬勤俭节约、厚养薄葬的良好风尚。党员干部在遗体火化、生态安葬、节俭治丧、文明祭扫、整治乱葬、绿色殡葬等方面“六带头”,推进全乡殡葬改革工作。三是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建立村规民约监督执行机制,推举公道正派、信誉好、威望高的村民代表组成监督队,对村规民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克服村规民约“软法偏软”现象。定期向村民公布监督执行情况,表彰模范执行典型,公布违规违约行为处置结果,逐步形成“遵规光荣、违规可耻”的良好风尚。同时,发挥好“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作用,开展乡风评议活动,相互监督,引导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一是深化文明村寨创建。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深化创建内涵、拓展创建领域,加大对文明村寨的创建力度,提高创建工作水平,推进文明村寨创建规范化、制度化。完善文明村寨考核办法,加强动态管理,注重日常创建活动。二是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深化“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最美庭院”创评,不断扩大文明家庭行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活动,创建家风、家规、家训特色村,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家风家训故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
 
实施文化惠农工程,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一是完善基层阵地建设。建成农家书屋12个、活动场所55个,完善设施功能,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引导群众文明娱乐。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广泛传播现代文明社会新思想、新观念,实现天天开大门、月月有活动,使其成为人们参与文化、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重要场所。二是加强文化队伍培育。组建文艺宣传队20支,举办形式多样、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传播乡风文明理念,并开展巡演展演,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吸引群众参与,让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三是丰富乡村文化活动。紧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等重点主题,依托建党、建国、建军等重大节日载体,创作出一批体现时代脉搏、反映大寺发展变迁、深受老百姓欢迎的优秀乡村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送书、送戏、送科技、送法律“四下乡”等农村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共谱大寺“和谐曲”,齐唱大寺“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