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福建讯(记者 黄和平)9月20日,深切缅怀黄清源先生追思会在南安市罗东镇霞山村灵山慈恩堂举行,泉州市、南安市等相关部门领导及其生前亲朋好友出席了此次追思会。黄清源先生出生于农历1928年12月初五,于2019年9月9日(农历八月十一),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在台北逝世,享年92岁。落叶归根,一直是其生前的宿愿,此次由其3个儿子护送,魂归故里,终以偿夙愿。
(黄清源之子与村主干商榷有关事宜)
据了解,黄清源出生于霞山村一个贫困的农家,九岁时父亲在南洋因病离世,家里仅靠母亲、大嫂耕作五分薄田维持生计。他少时上山砍柴,下田拾穗,生活十分困难。他的母亲曾读诗书颇有见识,常训勉他认真读书。他小学毕业后,考入泉州民生农校(今泉州农校)。抗日战争结束后,偕好友结伴到台湾谋生,在台东县及莲花县的学校执教并荣升校长。工作中,他爱岗敬业,努力工作,默默奉献。对学生耐心细致、精心施教,以强烈的爱心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把一批批孩子培养成人。他是一位十分优秀的教师,为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教学之余,充分利用时间,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四十余岁时,参加台湾全省联考,被录取于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在大学里,他刻苦攻读古典文学5年,获取了毕业资格。
黄清源先生在担任台北市南安同乡会理事长和荣誉理事长期间,以敦亲睦谊,联络感情,交换知识,守望相助为宗旨,为台北市南安同乡会会务恪尽职守、鞠躬尽瘁,于2004年9月主办主题为“故乡情、世界心”的世界南安同乡联谊恳亲大会,组织海内外南安乡亲500余人在台共叙乡情。虽两鬓染霜,仍孜孜不倦地潜心探究文学,致力于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尤其推崇闽南文化,他先后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很多文章,获得了多项荣誉,并编撰了《中国传统思想——静道》、《黄氏祖先画像集体》、《思味》、《人生之道》、《绿水文选》、《绿水随笔》、《淡水随笔》等著作无偿赠送亲朋好友,他还主编《泉南文化》杂志(半年刊)1——14期,终其一生。
黄清源一生默默奉献、艰苦奋斗,勤俭持家,淡化享乐。到了晚年,儿孙们都有了美好的前程、可观的收入,他自己也有了丰厚的退休工资。可是他仍然乐于清平的生活,没穿过高档的衣服,没享乐过奢侈的酒宴,孩子们给的钱,他总是舍不得花,而是把钱捐给家乡。1995年,他捐资5万元给埔头良庵大宗祠,1998年捐资10万元建泉州农校“清源图书馆”,1999年捐资10万元给南安二中购买图书,他还先后捐资10万元给泉州种植刺桐树,捐资10万元给南安市种植柳树,捐资50万元建设灵山慈恩堂,捐建霞山小学一座教室、添置办公用品、电视机等,据不完全统计,他共捐献给家乡的财物达二百多万元。2006年,南安市政府为其颁发了“情系桑梓,热心公益”的牌匾,并授予“南安市捐赠公益事业重大贡献奖”的奖章及荣誉证书。在他病重期间,还时时惦记着家乡,直前临终前夕,还在想念家乡的亲人们。
黄清源先生一生热爱祖国,关心家乡,重视教育,倾情中华文化传播,为人慈祥和蔼、平易近人,教子有方,对邻里真诚友善、热心助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风格在乡邻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