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英山积极开展“五字工作法”抗旱救灾
时间 :   2019-08-22 21:3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英山县:谭文)7月份以来,英山县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高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至8月21日止,全县累计降水量3.4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少1倍。全县旱情快速发展,全县已经进入重旱区,2/5的地方进入特旱区。农作物、茶叶、药材等经济作物受灾严重,全县受旱面积约27.88万亩;其中农作物成灾面积16.62万亩,绝收1.672万亩;粮食成灾面积4.932万亩,绝收0.72万亩;经济作物成灾面积11.69万亩,绝收0.95万亩;人畜饮水困难1.399万人,大牲畜0.473万头;水产养殖损失0.32万亩,数量58.6吨,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2597.8万元,总受灾人口5.4万人。
 
为切实做好当前抗旱救灾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和影响,有效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英山县强化抗旱责任、多措并举,积极开展“五字工作法”抗旱减灾。
 
“调”。8月以来,县防指下发了《近期防汛抗旱工作提示》和《关于加强盛夏期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水源调度,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抗长旱。要求各乡镇对辖区内的水源工程制定抗旱用水计划,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做到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三座大中型水库和80座小型水库、大塘加强用水高峰期的调度,确保了该县农业生态、生产、生活用水需要。
 
“引”。为支持乡镇抗旱,县领导多次带领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县应急管理局、水利、农业等部门多次深入各乡镇受灾较严重地区深入田间地头和抗旱第一线开展抗旱指导,送技术、送设备、送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各乡镇不等不靠,纷纷自筹资金,添置抗旱设备,自力更生抗大旱。县防指组织东西河沿线群众拦河筑堰,疏通渠道,引水提水并举。东西河沿线乡镇积极组织抽水泵日夜不停地从东西河河道抽水,解决了东西河中下游上万亩稻田和经济作物灌溉问题,有效缓解了灌区的旱情。
 
“挖”。发动边远山头地区引用溪水、泉水、山沟水抗旱,同时深入农村开展打井抗旱。目前,全县已经打井87口。
 
“打”。针对今年天气极端异常,降水偏少,东西河水位持续偏低,县防指同时组织气象部门会商,在温泉镇、红山镇、金家铺镇等乡镇设立三个人工增雨炮点。自8月4日以来,发射火箭弹8枚,全县平均降雨量为25.9毫米,其中最大降雨量为草盘西硔102毫米,有效的缓解了旱情。
 
“省”。县防办在县电视台发布当前旱情公告,提醒广大市民、村民节约用水。同时,要求各乡镇、村组要管好、用好水,防治灌溉用水跑、漏。 
 
该县抗旱“五字工作法”,赢来了明显抗旱效果:全县共投入抗旱人力3.5万余人,累计用电55万度,累计用油102吨,累计投入资金1180万元,抗旱总灌溉面积9.8万亩,有效地缓解了英山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