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拜城县支行驻村工作队:潘世洋)为切实做好“访惠聚”工作,将入户走访、宣传教育落到实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拜城县支行驻铁热克镇苏杭村工作队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要求,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工作部署,并结合苏杭村实际,制定了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宣讲方式,即对全村各支力量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全村各支力量作用,将入户走访与民族团结一家亲,双覆盖、传帮带、建强基层组织等工作相结合,通过“6+1”的走访模式,进行组团式宣讲,取得了显著效果。
合理分工,入户走访“6+1”
苏杭村是一个半农半牧的小村落,全村只有一个村民小组,且居住较为集中,村中各支力量合计11人。在开展入户宣讲工作分工时,苏杭村以“三定三包三覆盖”为基础,与民族团结一家亲、“双覆盖”住户工作相结合,对全村人口进行合理分配,每名干部的包联对象既是自己的结亲户,又是自己的住户对象,这样包联干部就可以更好的将各项工作融合开展。
在确定包联对象以后,苏杭村将在村11名干部进行分组,按照周一到周六进行排序,每天由一组人员作为当天入户走访的牵头人,由其组织在村各支力量一起进行走访。如当天走访小组人员不在,由后面的人员递补,周日时由本周未走访人员或走访对象不在家的干部进行重新走访,对于一些家中比较困难或需要经常帮助的,还可利用周日对其家中进行着重走访。通过“6+1”的走访模式,既做到了每月对全体村民全覆盖走访,又可以将各项工作融合开展,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对帮扶,互帮互助“1+1”
在对每天走访干部进行分组时,苏杭村结合每名干部的特点、工作分工、等进行合理分组,即工作队与村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由其二人组成当天入户走访小组,同时对其二人按包联对象不同设A、B岗,A岗不在时,B岗帮其走访,B岗不在时,A岗帮其走访。除入户走访以外,在日常工作中,其二人也为结对帮扶小组。同时,为了更好的培养后备干部,苏杭村还将小队长加入包联分工小组,每天由其和工作队、村干部一起走访。这样,在走访过程中,面对群众的各种困难诉求和建议,工作队就可以结合实际问题对村干部和后备干部进行现场沟通交流,帮其理清思路,想办法,教方法,让村干部和包联干部牵头,对群众的困难诉求进行解决,这样既有利于培养村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还可以通过帮扶树立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切实建强基层组织。
联合走访,精准宣讲“N+1”
虽然对全村所有干部都进行了包联分工,每天都有包联干部进行走访,但是仅靠当天的走访小组干部去走访,既不能有效的开展访惠聚工作,还不利于其他干部及时了解村情民情。为此,苏杭村在对人员和走访小组分工以后,又形成了联合走访小组,即当天走访小组牵头,全体干部共同走访。由于分工不同,每个干部各有擅长,在面对群众的各种问题和难题时,仅靠当天包联的两名干部进行答疑解惑、政策宣讲,效果不太明显,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使入户走访工作,大打折扣,所以当天一起参与走访的其他包联走访干部既是走访者也是宣传者,这样通过联合走访,共同宣讲,可以更好的提升宣讲效果。通过联合走访小组,不仅可以精准宣讲,而且在面对群众的困难诉求时,还可以集体决策,现场办公,及时解决群众困难诉求。
通过“6+1”的走访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访惠聚的工作效率,在对村干部的传帮带上也发挥了显著效果,有效的提升了村干部的各项工作能力,建强了基层组织,同时,也赢得了百姓的一致好评,真正做到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