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国各地认真落实“基层减负年”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持续整治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了基层干部的欢迎。
可也有些地方却奉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在出“硬举措”、下“实功夫”上动脑筋,却在用“巧措施”、做“妙文章”上费心思,以形式主义整改形式主义,出现了隐形变异的文山会海怪象、乱象。比如,有的地方为了减少发文数量,把几个本不相干的文件捆绑到一起,共用一个文件号下发,待基层摸不着头脑打电话咨询的时候,再通过口头解释的形式“拆分”文件、安排工作,如此,基层干部的负担不减反增,与“基层减负年”的要求背道而驰,基层意见很大。
应该说,该发的文还是得发,但发文是为了部署和推动工作,最终还得落到实实在在干工作上。而有些干部却不愿实干,把发文当作履行职责的唯一手段,乃至通过发文来推卸责任,文发了就是做了,甚至是做成了。有些干部则能力恐慌,不会实干,过分依赖发文,除了拟文件、发文件,就不知道该怎么干工作、怎么抓落实,只能在变换这花样发文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有些干部政绩观错位,把文件数量当“政绩,不愿意苦干实干。追根究底,还是形式主义思想在作祟。
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谁去落实?在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摆在面前的工作很多都是“硬骨头”,仅靠发文件是啃不动的,只有躬身落实、动手实干才能成事。各地各级各部门要真正树立起坚决破除文山会海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坚决对“捆绑”发文的行为说“不”。组织部门要树立崇尚实干用人导向,旗帜鲜明地把好干部标准亮出来,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坚决为实干的干部撑腰打气。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督促推进作用,对超规模超范围发文、生搬硬套照抄照转“捆绑”发文的形式主义问题,该问责问责,该通报通报,实打实地解决问题,杜绝“捆绑”式文件再继续深入基层招摇过市,真正为基层减负,让广大干部轻装上阵,更好投入到实干中来。(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委组织部:张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