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有一种美丽叫平凡——武冈市田家渡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张艳
时间 :   2019-08-05 22:1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邵阳讯(通讯员:曾小发) 二十余个春秋,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她不求名利,默默付出,辛勤耕耘。如同一株小草,只需一缕阳光、一寸泥土,便能奉献一片绿意。她就是武冈市田家渡中学学生最喜欢的英语骨干教师——张艳。
张艳,2000年师范毕业后,她义无反顾地来到武冈市马坪乡田家渡中学任教,从此一待就是近二十年。张艳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三尺讲台,是她无悔的选择。在贫困的村寨,在偏僻的乡间,默默地守侯着那份简单而执著的人生信念。
 
回顾自己的从教之路,虽然没有显赫的功绩,没有令人羡慕的收入,然而能扎根山村,播种知识,实现了自己“站三尺讲坛,想千秋伟业,教一班学子,拂两袖清风”的夙愿,而感到无限地满足。在工作上,张艳以校为家,从未耽误过学生的一节课;在生活上,她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成为他们名副其实“大姐姐”;在业务上,张艳革新教学理念,形成自己轻松活泼的教学风格。十几年来,教学成绩年在全市名列前茅,数百名数学生升入高中,升入了大学,数百名有知识、有文化的毕业生在改变着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从不耽误学生一节课
张艳的爱人是一位司法干警,平常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而她每周一周五在守在学校,无暇照顾丈夫、儿子及公婆,家庭的重担落在他一个人身上。每每想起这些,她禁不住眼睛来潮,觉得对不住丈夫和儿子,对不住整个家庭。
 
2009年张艳爱人因公受伤,伤势很重,差点掉命,后经抢救虽挽住性命,但落下八级伤残。她爱人是个热爱工作的人,他伤未痊愈就投身到工作中去。当时为了照顾家庭,给丈夫分担家庭任务,张艳决定调回武冈城内任教。但老公仍然要她在农村任教,并说:“你在哪里多年,哪里的百姓信任了你,哪里的孩子需要你……”要张艳继续留在哪里。张艳觉得她也舍不得离开哪里的孩子,毕竟在哪里任教九年了,融入了感情,一下子难以说走。就这样,为了山区的教育事业,张艳以校为家,工作认真,兢兢业业;作为一名警察的妻子,张艳克服和战胜了生活、工作中常人难以想象的无数困难,尽到妻子、母亲的责任,履行作为女儿和媳妇照顾老人的义务。为了方便照顾公婆,张艳把公婆接到自己身边,自己和公公婆婆孩子一家五口挤在学校的一间宿舍里,一住就是10年。
 
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张艳也常在心里埋怨爱人不能陪着自己,不过慢慢就会适应独当一面的日子,也会为自己的坚强感到高兴。去年六月,爱人要去长沙出差,说要从武冈机场坐飞机去长沙,他要张艳请几天假,一起去长沙玩玩,顺便体验一下第一次坐飞机的滋味。张艳高兴得一夜未能睡好,她梦想着坐飞机飞向云天的感觉。然而,中考在即,张艳又怎能置学生中考于不顾,耽搁学生的中考备战,她思忖再三,还是决定取消行程。当张艳退掉那张揉搓得皱巴巴的机票时,她偷偷哭了一场。然而,当上课的钟声响起,她毅然擦干泪水,面带微笑,走进课堂,她离不开学生呀!
 
记得一天夜里,孩子突发高烧,张艳不愿打扰别的老师休息,深夜两点多钟,她和婆婆带着孩子,跌跌撞撞行走在黑魆魆的乡间小巷,来到村子诊所,敲了不下十几分钟的门,医生才揉着惺忪的眼睛,起来为孩子诊治。张艳从小胆小,擦黑就不敢出门,但这天夜里,不知哪来的这么大的勇气。陪孩子打完吊瓶,已是黎明时分,回到学校,她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又投入了一天紧张的工作。虽然生活过得辛苦,但得到了公众的认可,2018年张艳家被武冈市委、人民政府评为“最美五好家庭”的荣誉称号。
 
做孩子们的生活上的贴心姐姐
在生活上,张艳既要照顾公婆,又要带孩子,一天下来,累得骨头散架,但她却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照顾学生的饮食起居上。
 
田家渡中学是寄宿制,去年冬天的一天,学校的饮水锅炉维修,张艳在自己的宿舍为学生烧热水。因煤球炉长时间燃烧,她差点中了煤气。班里有几个男生卫生习惯很差,十天半月不洗衣服,张艳看不过眼,常常扒下他们的衣服帮他们洗,这几个懒散的学生被“扒”得不好意思了,好的卫生习惯也渐渐养成。班里篮球队的几个学生衣服常常扯裂开线,张艳不厌其烦地为他们缝补。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她自己一家人节衣缩食,省下的钱常常给学生购买学习用品,添置生活用具。
 
由于种种原因,班里的问题学生层出不穷,张艳像一个大姐姐一样对他们嘘寒问暖,学生犯错了,她与之谈心,学生有难了,她帮助解决,她微笑着,欣赏学生,做慧眼的伯乐,给其成功感;微笑着,鼓励学生,做其成长的帮手,助其信心感;微笑着,宽容学生,做大肚的弥勒,育其自责感。几年来,张艳的班级中从未流失过一名学生。
 
在短短几年教书生涯中,虽然辛苦,虽然清贫,虽然也有过急躁,彷徨,甚至想放弃,但人是懂感情的,一往情深精诚所至,一心一意顽石开,爱心所至,情感所至,必将春风化雨暖人心。张艳相信,当她的生命走向尽头时,她可以自豪地说:“天空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打造轻松活泼的教学风格
勤奋好学,学而不厌是教师的美德,特别是她们这些教育祖国下一代的年轻教师,一日不学,犹如落队之雁。张艳时常担心将来某一天,她会成为一个无源之水的教师,所以她如一只口渴的乌鸦,四处找水喝。
 
多年来,张艳持之以恒地主动学习课改理论,掌握《新课标》的基本精神。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阅读大量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书籍,并写了两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在2001—2003年她参加远程教育以求专业知识之水,自己掏钱跑邮局、购名家教法之精点,以求创新教学之水。虽然在教学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她仍深感自己知识的匮乏,没有在过去的成绩上停滞不前,而是更加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教师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时逢课程改革,她毫不犹豫地走在课改的前列。
 
张艳任初中英语课,每次上课,她都提前几分钟进教室,热情地与学生交流,或点拨指导,答疑解惑。她潜心钻研教材,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形成自己轻松活泼的教学风格。她倡导英语课堂的“仪式感”及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她要求是课堂既有浓郁的书卷气,又让学生觉得轻松愉悦。张艳专注教学,热衷课改,她多次荣获“教育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钻研教法,勇于创新,多次在市教学比武中获奖。
 
张艳相信:师生是一场美丽的邂逅,师生能够成为彼此生命中的贵人。她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竞赛。夏日午后的第一节课,同学们往往昏昏欲睡,她会风趣地和同学像演话剧一样,让每个同学参与话剧的角色,并用英语交谈,在一片笑声中,沉闷的气氛一扫而光。
 
光阴似箭,年华如水。在平凡的岗位上,张艳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不求名利。“她的工作一直做得很出色,但她从来没有跟学校提什么要求。”学校校长感慨地说。“其实我只不过是坚守了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是我的本分,做得好是应该的。”张艳说。在她的脑海里,记忆最深刻的一项荣誉,就是被评为武冈市“最受最美乡村老师”。
 
张艳是一名教师,她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诠释了教师职业的光荣;张艳是一名警察妻子,她用自己的任劳任怨,传着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张艳是一名坚守教育一线的平凡而普通的女教师。走近她,走进平凡的背后,是她不懈的努力与执著的追求,是她平凡而充实的生命历程,是她对教师职业的深刻领悟——有一种美丽叫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