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阿克苏地区“访惠聚”办黄琳:刘旭霞)按照脱贫攻坚“六个精准”要求,康其乡严格落实好国家相关扶贫政策,同时我们积极推行“一个点子致富一个家庭”精准扶贫模式。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对自治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占有财产、家庭人口结构情况进行摸底,经分析研判,大多数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个人能力、把握机会的胆识、资金等因素影响,普遍存在内在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对此我们结合“康其湿地”景区发展需求,采取乡干部、包联干部、驻村工作队干部选项目、垫资购买景区需求产品、交付贫困户经营、回本还资的模式,既解决了贫困户家庭人员参与景区经营不知道选什么项目和资金短缺的现实问题,又解决了贫困家庭人口想挣怕赔的心理问题,通过这种模式的推行,给贫困家庭人口选择了一条增收的门路,激发了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使扶志与扶智两者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对于干部来说,也是比较喜欢这种扶贫模式,一是改变了以前送米、送面没效果的现实问题;二是对于干部来说,1000元左右的东西,赔了自己也能承受的起;三是有扶贫成果干部也成就感。
贫困户古丽皮艳木·吐尼亚孜,家中孩子小,本人又不能外出务工,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家庭年人均仅仅能达到4000元左右,家庭稍有变故,非常容易返贫。为此乡包联干部针对此户情况,给其960元钱买了台棉花糖机子,去年春节仅4天时间,自己在景区制作出售棉花糖,就挣了2000多元,不但还清了干部垫资买的棉花糖机子,而且一直在景区经营。
贫困户吾古兰木·吾斯曼,景区没有开发前,自己两口子每年外出新和承包棉田管理,年收入1.5万左右,景区建成初期,工作队入户走访时发现吾古兰木·吾斯曼凉面做到很好,就建议她在自己搞个农家乐,因为投资资金紧缺,工作队和村里给她先垫资买了烤肉炉子、和一部分餐具,仅2018年3个月,自家就收入了1800多元,尝到甜头的吾古兰木·吾斯曼和丈夫商量后,今年将自家的房子、院子进行了装修,仅“五·一”四天时间,就收入了5000多元,这段时间她们家的生意也特别火爆,自己忙不过来,又从村里请了一个帮工,不但实现了自己脱贫致富,而且带动了其他贫困家庭人员就业。“一个点子致富一个家庭”精准扶贫模式的大力实施,不断带动了景区周边无数个家庭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