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贫困村民赴内地务工记 -新疆农业大学“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精准帮扶
时间 :   2019-07-10 16:0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通讯员:新疆农业大学  许玉斌)“康书记,我现在每月的工资已经涨到3500元了,谢谢你去年介绍我到内地务工” 7月9日,在江西省抚州市东乡辉睿水务有限公司务工的毛兰·艾买提用标准国语兴奋地给新疆农业大学驻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托万克拜什艾日克村“访惠聚”工作队的第一书记康华打电话。
毛兰·艾买提所在的托万克拜什艾日克村是贫困村,人均耕地仅有2.5亩,全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72户,属于典型人多地少的村。
 
自去年3月,新疆农业大学驻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托万克拜什艾日克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干部们多次召集会议,研究如何提高村民收入,最终确定将转移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作为增收的有效途径。
 
工作队挖掘资源,积极与企业沟通联系,经前后与企业多次对接,与江西省抚州市东乡辉睿水务有限公司达成用工协议,向公司转移5名劳动力,其中3人已务工15个月,目前已签订劳动合同,公司缴纳社会保险。
 
起初,村民听说有去内地务工的机会,纷纷踊跃报名,但高兴之余村民们也有所顾虑:“从来没出过远门,去那么远的地方,回家会不会不方便?”;“国语水平不高,过去交流出现困难怎么办?”“我们都没有技术,企业会不会接收?” 
 
了解到村民们的顾虑后,工作队耐心细致地为大家解答相关问题,排忧解难,消除村民们的层层顾虑,经过选拔与测试,5名村民符合去内地务工的条件。其中毛兰·艾买提夫妻俩均决定带着孩子一起外出闯一闯,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且夫妻俩国语水平与其他村民相比较稍高些,符合企业用工要求。
 
虽然一家人下定了去内地务工的决心,但从未出过远门,从未坐过飞机的他们心里依然忐忑不安,在工作队的帮助下,购买了飞机票,且不厌其烦地叮嘱注意事项。经乌鲁木齐转机时,正在乌鲁木齐休假的村第一书记康华,亲自到机场,请务工人员用餐,操心相关事宜,直至登上下一趟航班。
 
中国的高速发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感慨万千,感叹高楼林立,街道车辆川流不息,感叹祖国的强大。毛兰·艾买提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好好工作,努力奋斗,绝不辜负工作队的期望。
 
孩子在当地幼儿园入学,有一天,孩子突发疾病,晕厥不醒。这可急坏了两口子,总经理曾巩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开车将孩子送往医院,垫付医药费,由于治疗及时,孩子并无大碍,逐渐得到康复。夫妻俩激动地握着曾巩的手,用不太流利的国语说:“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您就是我的汉族好大哥。”
 
“从转变村民观念入手,挖掘资源,开阔村民眼界,搭建就业平台,让百姓听得见就业之声,看得见就业之效,体会到就业之好,助力精准脱贫。”工作队队长康华表示,工作队将持续在全村范围内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大力开展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产业技能”为主要模式的培训,与企业签订长期劳务合作协议,为培训合格的学员提供就业岗位,力争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稳定一人,全家脱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