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通讯员:谭百康 吕军林 郑曙光)“杨柳湾镇中心学校依托扶贫政策,做好全镇贫困家庭建档立卡户资助工作,帮助众多的莘莘学子不辍学,能在学校里免费读书学习,生活上还享受国家补贴,这真的感谢党的好政策,还要感谢学校的老师们……”6月30日,英山县杨柳湾镇河南畈村八组董晓月同学的奶奶70多岁郝凤平的逢人便说。
董锦秀、董晓月姐妹俩一双孤儿,姐姐现在就读英山一中,妹妹在河南畈小学读五年级。姐妹俩是个沉默、不善言辞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是班上的佼佼者。她们一个七岁一个三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有神经病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从小是靠近亲的细奶照顾着,在董晓月五岁时,细爹也去世了。全靠67岁的细奶一人照顾她们俩姐妹。她们俩和细奶感情很好,细奶待她们于同已出,无微不至地关心。她们俩既是学校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又是家中的宝贝。在精准扶贫的政策中,她们享受了建档立卡户的优抚待遇。杨柳湾镇中心学校和河南畈小学还专门为她们俩申报了麦田计划,从学前班起,每年两次得到了麦田计划爱心志愿的帮助。使她们享受了“建档立卡+麦田计划”捆绑的扶贫助学模式。像她这样的困难学生,享受捆绑的扶贫助学模式在全镇有10余人。
建立扶贫助学模式,不让一个学生落下
杨柳湾镇中心学校自2013年开始,就建立“建档立卡+麦田计划”捆绑的扶贫模式,不让一个学生落下。杨柳湾镇中心学校所辖两所中学、八所小学和一个中心幼儿园。校校都通过大数据比对后,建立了建档贫困户网络信息,多次组织学校教师下户核对信息,学生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家庭银行卡号等相关信息,做到不错登、不漏登、不混登,确保信息100%无误。各所学校同时与所辖的行政村都建立网络联系。
领导重视、分工明确、全员参与
杨柳湾镇中心学校认真落实各级精准扶贫的重要精神,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心学校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杨柳湾镇教育精准扶贫方案》,领导亲自挂帅,做到分工明确、全员参与。健全教育精准扶贫档案台帐,教导处和政教处认真调研,在摸清全镇扶贫学生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资料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有相应的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
抓好教育扶贫政策宣传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精神推动力和智力保障。此项工作开展以来,杨柳湾镇中心学校通过教育扶贫政策宣传、摸底分工,以“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政策宣导”为主线,真正践行“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的教育扶贫理念,促进学生树信心、端品行、勤学习,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技能掌握,为学生今后能考上好大学、家庭脱贫致富树立信心。贫困户家庭建档立卡及教育帮扶,分别由各校的班主任以班为单位进行分工,按照“不漏一村,不漏一生”的工作原则,对精准扶贫户4153名学生进行了教育扶贫政策详细解读和宣传。每到一户,先对贫困户家庭进行政策宣讲,为子女树立信心,然后发放“教育脱贫攻坚明白卡”。
建立学生网络信息,方便补助资金打到信用卡
学校确保建档立卡户学生信息来源于国家的大数据比对,但这些信息也不是100%正确,还要学校教师家家户户上门弄准确,再与中心学校对接,中心学校与信用银行对接,并与各村数据相吻合,做到户户信息无差错,确保政策补助款能一次性地打入家长信用账户上,让学生和家长们享受党的阳光和国家的温暧。
教育帮扶出效果
全镇66名党员及百余名在职教师,在落实学生资金到位的同时,每人包干其他扶贫户五户,与扶贫户共同制订三两年内实现脱贫计划,帮他们找脱贫的路子。通过培训,让扶贫户掌握种养技术,种药材,养猪、养牛、养羊种植蔬菜、做电商等,还及时提供市场信息,提供各种商品价格,让他们手中物品卖个好价钱,年年有好收获。并鼓励他们加入合作社,从而达到市场“主体有收入,贫困户有分红”目的。经过几年的努力,全镇精准扶贫户100%脱贫,人平收入去年达到了4030元。
据了解,2019年上学期,杨柳湾镇在读建档立卡学生1239人,其中学前受助289人,享受国家补助共计14.45 万元;小学2094人,初中生793人中,走读生349人享受国家资助,资金17.45万元 ,寄宿生601人享受国家资助,资金34.0375万元 ;累计上半年全镇在校学生享受国家政策性补助资金65.9375万元;全年学生营养餐补助共计184 万元。从2013起,边续6年来,全镇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为0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