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青春不悔,我的支教生活
时间 :   2019-05-30 21:3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沙雅县人民医院驻塔勒克村工作队:陈国宏)想念儿时的天真烂漫,那是何等的快乐和幸福的时光!尽管那时生活清贫,条件艰苦,每天却可以无忧无虑的尽情玩耍,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我是一个维吾尔族小伙,叫玉素甫·牙合甫,2018年9月,为相应党中央、自治区的号召,我从哈密踏上了“寻找童心”的支教“列车”,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红旗镇塔勒克村幼儿园的学前“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我们南疆的师资力量缺乏,特别是农村,‘国家通用语言’教学老师更是少之又少,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希望你们在教孩子的同时帮带一下我们现有的老师......”在十天的培训期间,听培训老师的讲述让我隐约感受到了这里的孩子们是真的需要我们;培训结束后我与另外两位来自甘肃的特岗老师分到了红旗镇塔勒克村幼儿园。
 
记得刚开始带大二班的时候,发现孩子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很低,给他们上课特别费劲,而且因为农村家长几乎是“国家通用语言”盲,孩子们第二天返园的时候就把前一天教的课都忘完了,如此这样一个月过去了,孩子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没有一点起色,我找到园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请园长出面跟家长沟通,孩子放学回家后便是家长的“国家通用语言”老师,家长在学习的时候一方面帮助孩子温习功课,一方面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便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就这样通过我们白天的教学,晚上在家里巩固,孩子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日渐上升,从刚开学的不会说,不敢说,变成现在是抢着说,大声说。感觉自己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看着这些幼小的花苗慢慢成长快要绽放由衷的高兴。
 
金秋已过,眼看步入冬季,天气渐渐变冷,看到个别孩子还穿着单外衣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白天给孩子们教学,晚上家访,了解一下冬天了,家长为啥还不给孩子们穿暖?通过走访了解,这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我多次告诉他们让孩子学会艰苦奋斗是好事,但不能让孩子都没有过冬的衣服;可看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面容,我便拿出自己的工资给家里困难的十二个孩子购买了过冬的棉外衣,保证他们能过个暖冬,也给孩子们心里埋下爱的种子,希望他们今后步入社会我坚信他们也会把爱传递下去。
 
转眼一学期结束,在孩子们恋恋不舍中分开了一个假期,在万物复苏的时节我又回到了幼儿园,不知怎么见到孩子们格外的开心,可能不知不觉中我早已把他们当成了我的孩子。记得在五月初,因为连续几天下雨我感冒了,嗓子发炎上课不能大声说话,我的“小助手”阿卜杜·艾尼就帮我管班里纪律,“大家不要说话,认真听,老师生病了,说话困难,我们要好好听课......”听到他说的时候我的眼睛湿了。
 
回想我们儿时的梦想是否已实现,或者还在奔跑的路上,也或许早已成为正真的“梦想”了;快“六一”儿童节了,我和孩子们便谈论起了他们的“梦想”,当我问穆热迪力:“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要当警察!”“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警察呀?”他告诉我:“警察叔叔最厉害,会抓坏人,我长大了也要抓坏人”,可能我儿时的梦想已经和我“擦肩而过”了,次日我便去服装店给他买了一套“儿童小警服”,他开心的说:“我是警察小哥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支教工作就要结束了,近一年的支教生活中,我走过了迷茫,遇到了欢乐,触动了感心,与幼儿亦师亦友一路共同成长,在学习上我是他们的老师,在生活上我是他们的“父亲”,在孩子们身上,我看到了儿时的自己,学会了包容,学会了执着,学会了坦诚,学会了所有能用语言和不能用语言形容的美德。我想在今后很长的时间里这段支教生活是我人生旅程的一段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