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拜城县政协、林业局“访惠聚”工作队:阿米娜麦麦提)近日,在赛里木镇赛里木村扶贫车间里缝纫机声响个不停,30余名妇女正在忙碌地操作者缝纫机,看到一件件衣服被裁缝出来,她们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能在家门口就业,让我这样的贫困家庭不用外出打工也有一个就业的机会,心情非常高兴。”赛里木镇赛里木村贫困户阿依孜木古丽用一句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内心的喜悦。
拜城县赛里木镇赛里木村位于镇政府东南部7公里处,距离县城37公里。全村分3个村民小组,共345户,1215人。该村2017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深度贫困村,2018年拜城县政协、林业局“访惠聚”工作队,驻村以来如何让群众摆脱贫困、增收致富,是摆在驻村工作队面前的一道难题。
2018年9月,上级为了更好地帮助群众脱贫,解决人多地少、种植结构单一、农民增收难度大的问题,在上级单位的帮助下,在我村建立了工作区面积496.45平方米的扶贫车间,缝纫机器30台,于11月12日正式投入使用,并先后安排了30名妇女在扶贫车间工作。主要制做各类工作服,工资按月结,每个月月底发工资,多的能有1000多元,少一点儿的800元不到。剪裁、缝制、修边……想要多拿钱,就得多干活。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
“我的两个孩子一个在乌鲁木齐上大学,一个在上高中,我除了低保户外,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我的家庭条件也慢慢好了,我会努力奋斗,提高家庭收入,把日子过的更加幸福美好。让儿子安心上学!”阿孜古丽·卡吾力高兴的说道。
阿孜古丽·卡吾力,自己一人担负起家里的重担,平时靠给别人打临时工为生,有很多次因经济拮据差点让大儿子退学回来,在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助下,将她纳入了低保,加上现在每月又有收入,在她脸上绽放出了久违的幸福的笑容。
家门口建立的扶贫车间让跟阿孜古丽·卡吾力一样的贫困户不用出村就可以轻松就业,她每个月开始有了固定的收入,家里的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好。
扶贫车间的建立,给村民们带来了希望,使很多妇女对生活有了盼头,又能让更多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使贫困家庭稳定增收。使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为贫困户实现创业增收提供基础技术支持,确保早日实现户脱贫共富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