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实际上总在和时间赛跑。这不,我的环渤海之“旅”不知不觉已经过去6个年头了。2013年9月,当我离开天津渤海湾回到久别的郑州时,好一阵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感叹时间过得太快,甚至感叹不知道几年的时间都去哪了。

作者(左三)2008年3月在北京领取詹天佑大奖。
好在脑海里还有四年来一个个朝夕相处的同事们的音容笑貌,思念中总能回忆起工地上那一幕幕难以忘怀的场景。在唐山和天津的四年里,我把时间和精力交给了渤海之滨的两条公路建设,在那里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留下了一串串还算坚实的脚印......
说起环渤海之“旅”其实很偶然。那是2009年9月,我快到了退“二线”的年龄。恰在这时,此前的同事于亚臣与我联系上了,说是想请我“下海”,到他所在的中建七局华北公司唐山滨海大道三标任职项目书记,他是这个项目的经理。
说实话,对于亚臣的邀请我有些为难。去吧,自己是南方人,不说别的,北方冬天的气候我怕适应不了,况且年纪也大了,退“二线”上一线挑战不小。不去吧,有碍于老同事的面子,人家的盛情毕竟也是出于信任。经过再三考虑,我还是应邀履约来到了位于渤海之滨的唐山湾——中建七局唐山滨海大道三标。
三标工程6公里,双向6车道,总造价超过4亿元,为高等级公路。路桥工程施工相邻标段可比性强,全线八个标段,都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业主、监理单位搞起检查评比总是一波接一波的,谁落后了都没面子,这给项目管理的压力实在不小。
上任后,我和项目管理团队成员一样,如同上了鞍的马,一刻也不敢停歇。2009年底,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三标施工进度严重滞后,但工程的竣工时间合同书上是白纸黑字明明写着的,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落后的进度要想赶上去,我们必须自我加压。为此,我按照项目的分工,除了保证做好书记岗位规定“动作”外,还负责蹲点抓预制梁工区的生产。
接手后,我一次次参加项目的大会和预制梁工区的小会,了解情况,布置工作,一天天跑现场督促计划任务的落实,一项项帮助解决梁场施工的各种突出问题。虽然工作一天跑下来有些累,但总感到时间不够用。这段时间项目的党群工作就只有用业余的时间来进行了,实际上就是靠加班加点来完成我的“规定”工作。这年底,华北地区遭遇了60年一遇的极度寒冷天气,加上每天几个小时跑现场,我的左膝关节炎犯了,走路一拐一拐的,但我咬牙坚持着。经过一连4个多月的持续奋战,预制梁施工进度总算赶上来了,耽误的工期终于抢回来了,这让我对以后的施工更加充满了信心!
2010年7月,滨海大道全线施工进入高潮,中建指挥部提出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开展劳动竞赛,规定大桥施工哪个标段最先实现合龙,指挥部就在哪个标段召开合龙大会,以示庆祝和表彰。为此,我向项目经理于亚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组织进行一次项目策划,争夺全线架桥施工第一名。不过,我们的大清河桥长度907米,为全线大桥之最,但经过动员,大家还是决心拼一拼,暗暗地较较劲。
我们在竞赛期间,一直在关注着竞争对手的动作,以便知己知彼。最后的阶段,我和项目经理多次亲自实地察看其他标段桥梁施工的情况,并及时充实桥梁施工的力量,唯恐自己落后了半步。
辛勤的付出终有回报。2010年8月30日,大清河大桥在全线率先实现左幅合龙后,9月12日,又第一家实现了大桥右幅合龙。中建指挥部领导果然亲临现场祝贺,向我们颁发了20万元的劳动竞赛大奖。虽然我们大桥合龙的时间比其他标段仅提前了几天,但有奖必夺的气势彰显了我们团队勇于挑战,勇夺第一的可贵精神!
2010年11月28日,唐山滨海大道胜利通车,恰在这时,我们团队又荣幸地中标了天津滨海新区中央大道联络线二标5.5公里长,双向8车道,总造价3亿多的新工程。在于亚臣的多次说服下,我又开始了新的渤海之“旅”。
新项目的战斗序幕在天津渤海湾拉开了。此间,我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在管理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项创先争优活动的策划与推进,并细致地做好过程中检查、整改和完善,总结经验,克服不足,砥砺前行。同时,我还积极发挥自身的专长,利用业余时间,大量报道工程建设中的好人好事和工作亮点,在主流媒体上进行广泛的宣传,以更好地激发参战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二标工程在业主和监理组织开展的劳动竞赛中,最终夺得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综合评比第一名。我们把中建七局人的筑路风采又一次定格在了渤海之滨。
时间在我们团队的奋斗中,凝固成两条坦荡如砥的优质快速大道,也在我们的身后已固化成奉献给企业的良好效益和记录在企业发展史上的一组鲜亮荣誉:四年间,项目部发展正式党员7人,有10人次被提拔为项目主管人员;项目部先后被评为公司金牌项目经理部、局优秀项目经理部、局基础设施履约争优奖、局青年文明号、局工人先锋号、中建CI创优2项金奖;项目党支部先后获评局“四强基层党组织”和中建总公司“五好党支部”称号等。
显然,这些荣誉是我们团队用宝贵的时间和汗水换来的。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在离开天津时,更是把这些荣誉看作是心灵深处最宝贵的珍藏,也视为我环渤海之“旅”身后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这时,我还猛然想起自己作为一名旅行爱好者的最大“遗憾”——在此四年中,竟然没有挤出一点时间去领略一番大震之后新唐山的都市风韵和天津海河之夜的迷人景色,还有天津杨柳青的人文风光......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李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