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拜城县委办公室驻村访惠聚办公室:肖桂东)在拜城县亚吐尔乡亚吐尔村,一提起布海里且木·热合曼大婶,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对她用勤劳的双手硬改“穷命”的行为充满了敬佩,对她发家致富不忘党员职责,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做法交口称赞,一致认定其为亚吐尔村能挣大钱的“能人”,愿意跟着她一起发家致富,把自家的小日子越过越好。
虽然现在的日子是好过了,自己努力的付出也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和信任,但在布海里且木·热合曼大婶的脑海里,曾经的穷日子却成为无法忘却的记忆。1970年出生的布海里且木·热合曼从生下来懂事起,家里的生活条件几户没有改变过,每到家里需要花钱的时候,布海里且木·热合曼总能看到父亲紧缩的眉头和母亲的愁容,本以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布海里且木·热合曼努力的学习,憧憬将来考一所好的大学,毕业以后和乡里的干部一样能挣工资,但现实却无情击碎了她的大学梦。初中毕业那年,父亲病倒在床,在母亲的泪水中,16岁的布海里且木·热合曼放下了自己心爱的书包,拿起了锄头,成为一名普通地道的农民,开始挑起家里的重担。生活的艰辛让布海里且木·热合曼过早的成熟起来,不仅很快适应了农民的辛苦,还成为远近闻名的劳动能手,磨炼出开朗坚毅乐于助人的性格。结婚后,布海里且木·热合曼增添了一颗“争强好胜”的心,村里不管什么事都不愿落后,事事强先干,还乐于帮助家里有困难的人,在村民中有不小的威信,2006年7月,经过村党支部的慎重考察和培养,布海里且木·热合曼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虽然政治上有了不小的进步,布海里且木·热合曼和丈夫也是村里公认的劳动能手,但是家里的光景,却和大部分村民一样,过着节衣缩食、家无余粮的穷日子,“穷根”没有断。
至今,布海里且木·热合曼还记得,2012年,村党支部书记找自己谈话,说“布海里且木·热合曼,你也是村里的老党员了,干什么都很积极,现在大家的日子都过的不富裕,你能不能给大家带个头,给党员树立榜样”,早就在琢磨如何去“穷根”的布海里且木·热合曼当即向书记表态“保证完成任务”。当天晚上布海里且木·热合曼就召开家庭会议,全家研究如何尽快致富,丈夫始终认为,种地才是根本,只要全家努力种好地,家里的生活一定会慢慢变好,但布海里且木·热合曼却不这么认为,她对家人说“家里只有十亩地,每年辛苦到头挣得钱都有数,要想致富,还是要想其他办法”。那时候,为了能让家里尽快致富,布海里且木·热合曼积极参加村里举办的致富技能培训班,与有想法的村民一起讨论,最终选定了自己的致富项目——开商店。布海里且木·热合曼充分利用亚吐尔村处于乡政府所在地,毗邻乡巴扎的地理位置优势,说服家人抵押家中房子,贷款三万元,在巴扎旁租下了一个门面房开起了一个小商店。商店刚开张时,由于没有经验,不善经营,头一个月就开始亏本,一些村民有意无意的对她说“好好的地不种,商店不是谁想开就能开的,还是赶紧把货处理了把本钱收回来,赶紧把房子保住吧。”但倔强的布海里且木·热合曼不服输,对劝她的人说“不会开我可以学,我一定能干好”,在今后的日子里,布海里且木·热合曼在闲时就向周边的商户讨教生意经,认真观察村民购物习惯,坚持记录每天各样商品的销售情况,渐渐的,商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不仅还清了贷款,家里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曾经质疑的村民都开始换上了羡慕的眼光。日子开始有了好转,但布海里且木·热合曼并不知足,她知道,自己离真正的致富能手还差着不小的距离。
通过开商店,头脑逐渐灵活,胆子变大的布海里且木·热合曼发现,死守着土地要财富,致富渠道太窄,家庭要想尽快富裕,还是要拓宽致富渠道,为此,布海里且木·热合曼带头响应村里外出务工的号召,说服丈夫将自己的十亩土地租出去,让丈夫出去务工,当时,许多村民都舍不得自家土地,觉得外出务工风险多,还不一定挣上钱,都在观望,布海里且木·热合曼鼓励丈夫带头,打破了僵局,许多不甘于被土地束缚的村民站了出来,和布海里且木·热合曼的丈夫一起去新和拾棉花,短短两个月,当拾棉花的人带着鼓囊囊的钱包回来的时候,村里沸腾了,许多村民都抢着要出去“挣大钱”。
自家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布海里且木·热合曼也逐渐成为村里公认的致富能人之一,但布海里且木·热合曼却没有陶醉其中,她没有忘记自己给老支书的承诺,带领群众一起致富。看着城里的菜越来越贵,布海里且木·热合曼又打起了土地的主意,她劝说周边的农民将自家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都利用起来,种上各种蔬菜,由自己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不仅自己有了新的增收点,村民也多了一项致富渠道,仅种菜一项,布海里且木·热合曼就为周边数十户农户人均增加收入近千元。
在布海里且木·热合曼夫妇的带头示范下,亚吐尔村的致富技能培训班坐满了渴望致富的村民,一些大胆的村民也向布海里且木·热合曼学习,通过租赁门面房开小商店增加收入。每当有乡开店的村民找到布海里且木·热合曼时,布海里且木·热合曼都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开店心得和经验传授出去,同时还热心的帮忙介绍顾客,帮忙解决开店遇到的困难,帮助村民成功创业。亚吐尔村家里缺少劳动力,缺少耕地的村民纷纷效仿布海里且木·热合曼开起了商店、饭馆、水果店、服装店、理发店.....,小商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在亚吐乡大约有商铺50余家,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而且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乡村个体经济一片繁荣,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对渴望致富的村民,布海里且木·热合曼说,自己会永远敞开大门,只要自己家里日子好,绝不会忘记曾经和自己一样在苦日子力挣扎的村民,自己有信心和决心,带领更多的村民一起在致富的道路上不停“向钱”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