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从“哇”的一声来到人间,不但要学会用两腿走好大地之路,尤其要学会用智慧走好人生之路。无论是纵观历史,还是横观中外,虽然人生之路有千万条、亿万条之多,但概括起来无非是三条,一是成功之路,二是平常之路,三是失败之路。
老朽今年已75岁。回顾自己75年所走过的人生道路,从农村到部队,从南方到北方,从连队到师机关,从普通战士到团副政委,又从军队到地方,从在岗到退休,从青年到衰老,从握锄头杆子到扛枪杆子,再到拿笔杆子,成为记者和作家,不但阅历非常丰富,而且感受也非常深刻。邓小平讲:对人生来说,成功的经验是财富,失败的教训也是财富。2008年1月我给黄冈武警支队讲“路”课2个半小时,受到高度评价。按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古训,今天我将自己从75年人生道路上总结出的一点粗浅点滴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其目的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错误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教。
一、 刻苦学习,立志成才。
关于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和不重视学习的危害性,古今中外的伟人和名人讲的很多很多,随便一查阅就是几百条,甚至几千条、几万条。我这里只简单说四个有代表性的警言金句:
晋文公刘向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爱因斯坦说:“所谓天才,就是一分天赋加九十九分汗水。”
毛主席讲:“读书不求多,要求精,要学会应用。”
周恩来13岁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014年11月19日《黄冈日报●英山周刊》第4版全文刊登我5000多字的文章:“只有坚持学习,才能做到不忘本、不糊涂、不变色。” 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为了节省时间,我今天给大家讲两个例子。
一个是重耳。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武将重耳率兵去攻打邻国。打仗时,别人都去掠夺金银财宝,而他却到处收集书籍; 别的将军拉几车财物回家,他却拉几车书籍回来; 别人的钱财越用越少,而他学习和积累的知识却越来越多,他不但很快当了楚国的国君,而且还著了不少书,流芳百世。
另一个是雷锋。他1940年出生,1962年去世,只有22岁。翻开《雷锋日记》,他发扬“钉子精神”,从理性和感性上,把爱党、爱民与爱岗融为一体,坚持用革命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又用亲身实践来充分体现自己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和对工作岗位的极端负责。
毛主席1963年3月5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到2019年3月5日已56周年。我们不光要学习他坚持为人民群众做好事,更要学习他刻苦学习和学以致用的精神。
2003年4月,我写了一篇叫“毕升故里雷锋多”的新闻稿,被全文刊登在2003年4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8版,向全世界5大洲100多个国家发行,从而扩大了“雷锋”二字在全世界的影响。
对于怎样学习,我提三个应十分注意的问题:
1、学习目的要正确,既不是为父母和领导而学,也不是为完成任务而学,更不是为争面子而学,而是为了指导自己的成长、成才和进步而学。要在学习中寻找自己前进的方向、动力和金钥匙,要像毛主席那样一生都酷爱读书。
2、要真正钻进去学。现在我发现,在“学习”二字上是三多三少: 一是看手机、看电脑的人多,坐下来认真看书看报的人少; 二是学感性的东西多,学理性的东西少; 三是对照别人的多,剖析和指导自己实践的少。我们要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自觉改变这种现象,力争学点真知识和真本领。
3、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 只有学懂弄通,才能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变为自己有用的智慧,才能充分发挥理论智慧在实践中照妖镜、方向盘、加速器、金钥匙的四大作用。如北京大学优秀高材生陆步轩,虽然毕业后工作很不对口,很屈才的去卖猪肉,但他善于把在北大所学到的丰富知识,深入探索商品交换即猪肉买卖中的消费者心理和市场规律,大胆创办猪肉销售连锁店,并逐渐扩展到全国,使睿智变成了巨大财富,他已成为这一行业的经济沙龙和财富巨头。
二、积累智慧,创造财富。
什么是“智慧”?《辞海》解释为:即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
用伟人、名人的话说,知识不等于智慧; 知识多不等于智慧多; 智慧就是实际能力,睿智更是超常能力。比如: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辨别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模仿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英山县文联2011年第1期《大别山》杂志全文刊登我撰写的“ 努力提高悟性,谱写辉煌人生”一文,5000多字。我在此文中把人的知识、智慧和智商分为5个等级:智商160以上的为彻悟,比如历史上的伟人,如四大名著,如哥德巴赫猜想,如重大发明者; 智商120-160的为顿悟,如数学王子高斯,我国中科院49岁院士、探索和运用量子技术的顶尖大科学家潘建伟等大科学家、大作家、大艺术家等; 智商80-120的为渐悟,这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 智商30-80的为不爱学习或只学不用的半悟,比如文盲、科盲、法盲、书呆子等; 智商在30以下的为痴呆。
我举一个例子诸葛亮。他既是《三国演义》中“三杰”的第一位,即智杰诸葛亮,义杰关云长,奸杰曹孟德,又是中国几千年来智慧的化身。在《三国演义》中谁最利害呢?既不是虎牢关大战刘关张的吕布,也不是上马金下马银的关云长,更不是社会传说中的“三国英雄数马超”,而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智杰诸葛孔明。他不但能创造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木牛流马、七擒孟获等世界奇迹,而且还能凭他的超常智慧在战场骂死了魏国大军师王朗、写封信骂死了曹军的大元帅曹真,还活活气死不可一世的吴国大都督周公瑾。周瑜在临死前还极不服气的多次叹息“既生瑜,何生亮”,他死不瞑目又有何用呢?
也可以说,智慧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埃及人讲:“为学当如金字塔,底要宽来顶要尖。”香港人讲:“大智造大富,中智造中富,小智生小富,无智则不富。”
当然,财富也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种。有的人既有钱又有名,是名利双丰收; 而有的人在物质上是大富翁,而在精神上却是个乞丐(如电影牧马人); 还有的人虽然在物质上很贫穷,但在精神上是巨富,如曹雪芹、马克思、陈景润等。
我们现在不但赶上了这么好的新时代,过上了这么好的幸福生活,而且党和国家也为我们创造了这么优越的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和施展才华的好气候、好环境和好舞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和有利条件,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抢抓时间,刻苦读书,勇于实践,积累智慧,增长才干,力争取得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双丰收,在实现个人小梦的同时,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梦想增砖添瓦,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我奉劝各位有志之士,我们既不能当物质上的乞丐,那是不光荣的; 更不能当精神上的乞丐,那更是可耻和可悲的。
三、不断创新,勇当先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古今中外无数事实都充分证明这样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能不能创新,它不但是检验和衡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家庭、一名领导干部和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更是衡量社会是否进步、民族是否有希望、单位是否有活力、企业和行业是否有后劲、个人是否有能力、有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
不少有识之士认为,建国近70年来,我国先后有8位领袖担任党和国家一把手。他们中的毛主席、邓小平、习近平三位是国内外高度赞扬的改革创新的典范,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光辉榜样。
毛主席不但集八大家于一身,创造性提出和运用党的民主集中制、土地革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以农村包围城市、进行万里长征、打游击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抗日战争三步走、对蒋介石反动集团实行分化瓦解等史无前例的战略战术,从而消灭了三座大山,使长期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终于站了起来,而且他还第一个坚持过领袖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生活。
邓小平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战略家的博大胸怀,顶住国内外的巨大压力,创造性提出和实行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前无古人的巨大变革,从而使一穷二白的中国人民逐渐走向了富裕。
习近平同志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号召全党和全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共同奋斗、打好防范重大金融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在国际上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建立亚洲银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举措,不但很快使祖国强大起来,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积极支持,而且还使14亿中国人民真正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从军队基层建设上看,从1960年起,某部班长郭兴福开始探索军事训练的改革创新,到1964年,中央军委号召全军学习和推广“郭兴福军训教学法”,紧接着开展全军大比武活动,从而有力的加强了全军建设。
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38军某营教导员薛晓明创造性开展基层政治教育新方法,响亮的提出“部队基层干部要想当好先生,就先要当好学生; 要给战士一碗水,干部就先要有一桶水”,很快被中央军委全面推广,从而在全军掀起了学毛著、学雷锋、抓好基层政治教育的热潮。
当然,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不少人则完全是循规蹈矩的邯郸学步、照章行事、被动应付,既没有改革创新的意识,也没有敢想敢闯的胆量,更没有改革创新的行动。这样做,工作没起色,成绩不突出,自己进步慢,还怨天尤人,从不在内因上找原因。韩正讲:“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其实,党政军民企,工农商学兵,工作三百六十行,不但行行都必须改革创新,而且行行都能够改革创新。要知道,创新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每个人,上至中央总书记,下至每个战士、每个工人和每个农民,不但都要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的思想,也要有改革创新的胆识,更要有改革创新的具体行动。坚持从改革创新中找方向、找动力、找方法; 从改革创新中出成绩、出经验、出人才;从改革创新中体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在实现我们人生梦想的同时,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既真实又令人深思的小故事。话说英国著名大作家毛姆,他是在孤儿院长大的。他15岁那年,孤儿院院长给毛姆一个比较稀奇的小石头,叫他拿到杂货市场去卖,但只看给价,决不能卖出,结果第一天无人问津。第二天院长叫他拿到黄金矿石市场上去卖,买主给价100英镑。第三天院长又叫他拿到珠宝市场上去卖,买主竟给价1000英镑。毛姆感到很奇怪,便去请教院长:“都是同一个小石头,为什么买主给价竞这样悬殊?”院长语重心长地启发毛姆说:“毛姆,当你把自己当作废品时,你就一文不值; 当你把自己当作好石头时,你就具有了一定的价值;而当你自信地把自己当作珠宝时,你就会身价百倍。你要深刻理解这个道理。”在孤儿院长的启发和鼓励下,毛姆从此怀着必胜的信心,把外因与内因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潜能,发奋读书,刻苦写作,终于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大作家。
毛主席说过:“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翻开古今中外的历史,成功之路何止千万条,我今天只是抓重点的讲学习、睿智、创新这三条,很可能是沧海一粟。
处处都有好舞台,通过奋斗幸福来。我衷心地希望你们从毛姆这个小故事中受到启发,坚持走“学习+睿智+创新”的成功之路,人人都能成为当代的毛姆、陈景润、郭兴福和薛晓明,个个都争当新时代陆步轩式的改革创新的天才、帅才、沙龙、巨头和国家的栋梁之才。(湖北英山县科技局 胡映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