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岳阳讯(石爱伟 陈海波 陈胜男)2月13日下午,岳阳市召开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建设新闻发布会,公布华容县三封寺镇、临湘市羊楼司镇、君山区钱粮湖镇为岳阳市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建设第一批授牌单位,分别命名为芥菜小镇、竹器小镇、龙虾小镇。
岳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马娜参加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作为农业大市,岳阳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粮食、生猪、茶叶、水果、蔬菜、水产等产业发展基础扎实,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位居全市两大“千亿产业”之首,产值稳居湖南省首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民群众擘画了宏伟而美好的蓝图。开展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创建,是岳阳市委、市政府继规范村民建房、农村“空心房”整治之后,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又一重大举措。自2018年9月以来,岳阳市全面对标乡村振兴战略,出台《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方案》,按照产业业态“三有”即有主导产业、有龙头企业、有知名品牌,人居环境“三化”即村民建房规范化、“空心房”整治常态化、基础设施便捷化,基层基础“三好”即堡垒作用发挥好、传统文化继承好、文明新风弘扬好,开展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建设。通过不到半年时间的扎实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个创建镇竞相发展,实现了产业集聚,带动了产业振兴,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根据《创建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工作方案》要求,岳阳市通过3年的努力,创建10个左右产业强、环境美、品牌响、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特色小镇,按照“合格一批、命名一批”的原则,由市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验收,对实现创建目标、达到创建标准要求的,由市委市政府分年度认定授牌。
此次授牌,可谓实至名归。芥菜小镇华容县三封寺镇:芥菜产业年产值9.3亿元,同比增长20.4%;竹器小镇临湘市羊楼司镇:竹业产值39.2亿元,同比增长18.8%,产品涵盖竹家居、竹建材、竹工艺品等6大系列480余种,竹床、竹椅等小家具类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5%;龙虾小镇君山区钱粮湖镇:龙虾养殖规模7.15万亩,年产值3.2亿元,同比增长54%,小龙虾成了大产业,小城镇实现了大繁荣。
发布会上,岳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马娜介绍说,岳阳市开展特色小镇创建,主要是重点依托现有的芥菜、小龙虾、竹器等特色产业,通过进一步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而带动农民群众增收,努力实现“发展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实践证明,岳阳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这条路子是走对了的,是完全符合岳阳实际的。后段,岳阳市将继续从强化规划引领、突出产业特色、引导资本下乡、扩大产销对接等四个方面发力,努力走出一条有“湖湘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有关领导参加今天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参加发布会的媒体是新华社,湖南日报,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红网,华声在线,当代商报,岳阳日报,岳阳电视台,岳阳广播电台,长江信息报等
以下新闻发布答记者问:
我是新华社记者。实施乡村振兴是一个大课题,请问岳阳市委、市政府为什么要选择以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来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呢?谢谢!
中共岳阳市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马娜女士:好的,首先感谢你的提问!乡村振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乡村振兴,最根本的还是推进产业振兴,没有产业作支撑,乡村就振兴不起来。岳阳是一个农业大市,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几年来,岳阳着力发展芥菜、黄茶叶、粽子、豆干等特色产业,具备了一定基础,形成了一些品牌。市委市政府抓农业产业特色小镇建设,就是要立足岳阳这些有基础有特色的农业产业资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的办法,再大力抓一抓、推一推,使这些产业特色更亮、实力更强、品牌更响。通过把农业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让整个农村经济活起来、旺起来,为乡村振兴打牢基础、增添底气。
开展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建设,是岳阳市委、市政府继规范村民建房、农村“空心房”整治之后,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又一重大举措,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岳阳探索”和“岳阳实践”。具体体现在:一是以“小产业”做出“大文章”。浙江等地特色产业小镇建设,有的突出发展工业,有的突出发展旅游,有的突出城市建设,我们是突出发展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目的就是要通过创建,增强产业竞争力,上规模、上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产业带动力,提高产业首位度,形成强大的辐射牵引效应;增强产业融合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以“小治理”带来“大和谐”。我们注重人居环境改善,特色小镇的“空心房”整治率、规范建房审批率、按图建房率、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率都要达标,厕所革命、面源污染治理、绿化美化等工作走在前列;同时,加强社会治理,促进乡风文明,深入持续推进“治陋习、树新风”移风易俗,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三是以“小城镇”推进“大统筹”。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当前,岳阳小城镇的产业就业支撑能力还不够强,开展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激发进一步壮大城镇规模和总体实力,促进人口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加快构建城乡统筹新格局。
谢谢!
问:我是湖南日报记者。我想问一下,自去年9月启动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建设以来,岳阳市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工作采取了哪些创新性措施,今后有哪些打算呢?谢谢!
岳阳市农业农村局孙志诚局长:好的,谢谢你的提问!去年以来,我市在特色小镇创建培育上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1.提高站位抓创建。岳阳是农业大市,地理位置特殊,肩负着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重托。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着力建设一批产业强、环境美、品牌响,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特色小镇,实现产业集聚,带动产业振兴,打造“鱼米之乡”升级版,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得到了省委家毫书记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2.聚焦标准抓创建。从产业业态、人居环境、基层基础三个方面制定了明确的创建标准,各申创单位对标创建。产业方面,每个特色小镇依托地域特色,突出龙头企业带动,狠抓品牌打造;人居环境方面,要求推进村民建房规范化、“空心房”整治常态化、基础设施便捷化。基层基础方面,要求堡垒作用发挥好、传统文化继承好、文明新风弘扬好。
3.把握关键抓创建。突出市场导向,通过“线上电商、线下超市”,拓展特色小镇优质农产品销路,扩大销量,拉动产业发展。市政府与友阿集团、步步高集团等多次举行产销对接洽谈,组织20个特色小镇65家龙头企业集体亮相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在2018年湖南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北京)产销对接活动中,我市特色小镇优质农产品现场签约达6.9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为引擎,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创造特色小镇建设的“岳阳经验”,形成乡村振兴的“岳阳模式”。重点是抓好“四个一”:
1、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和完善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集中建房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统筹特色小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强产业规划指导,把产业发展规划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重中之重,聚焦岳阳地域特色产业,紧扣产业升级趋势,不求“大而全”,但求“特而强”,培育细分市场的“单打冠军”,防止“千镇一面”、同质竞争。
2、坚持一镇一业。实施产业倍增工程,紧紧围绕特色小镇优势产业,重点推进黄茶、小龙虾、芥菜、竹器、甜酒等特色产业,力争实现特色小镇产业产值、利润、税收在2017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推行标准化生产中的主体带动作用,重点扶持黄茶小镇、茶韵小镇2万亩标准茶园和三封寺镇2万亩标准芥菜基地等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进农旅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
3、坚持资本推动。我们的特色小镇是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模式来运作。加大财政投入是加快创建的应有之义,但这种投入绝不是政府大包大揽,而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我们将坚持市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突出抓好工商资本下乡,吸引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的投资、建设、管理和运营,并分享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成果,从而带动群众致富。同时建立健全农业投资风险防控和评估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避免出现“圈地运动”,防止资本“下乡”变成风险“下乡”。
4、坚持走引结合。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形成双轮驱动大格局。加快我市农产品“走出去”步伐,广泛参与省内外各类展销、论坛、洽谈等活动,扩大与步步高、阿波罗等知名超市、商场的合作,通过线上电商、线下超市等多种渠道,积极开拓新市场,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优质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引导群团组织,搭建起宣传推介、节日经济、群众活动的平台,承办好第三届中国(岳阳)黄茶文化节、第二届国际小龙虾节等节会活动,抓好本地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让我市众多优质农产品飘香四海;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在岳阳黄茶、华容芥菜获得区域公用品牌的基础上,力争今年鹤龙湖龙虾、陆城白泥湖螃蟹在省级名优品牌创建中有一席之地,力争将“君山银针”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加快创建进度,参照“城市1+1”的做法,开展特色小镇创建镇“大擂台”,通过比项目、比投资、比产品、比品牌、比产值,掀起新一轮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热潮。
问:我是岳阳电视台记者。在人们的印象中,芥菜就是酸菜,而在传统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甚至有些消费者对腌制芥菜的食用安全还存在顾虑,那么,我们的华容芥菜与传统芥菜有什么区别?在食品安全、产业发展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吗?谢谢!
华容县三封寺镇谢绍峰镇长: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华容芥菜的关注,对华容芥菜产业发展和三封寺芥菜小镇建设的关心!“华容芥菜,我的菜;华容芥菜,开胃开怀”。借今天这个难得的平台,我想用这么一句广告词,这个开场白,给我们的华容芥菜作一个宣传和推介。华容芥菜是我们的传统产业,也是我们的优势产业。华容芥菜,已经由一兜小芥菜,做成了一个大品牌,近年来相继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入选了湖南十大农业品牌,并获评全国农产品百强品牌,品牌价值评估8.77亿元,居全国蔬菜排名第9、湖南第1位。我们的芥菜产品目前有几十个系列,既有中低端的酸菜包,也有高端的航空食品,康师傅、统一方便面中的酸菜调料包就是用的我们华容芥菜,还有远销日韩的芝麻芥菜等系列熟食,特别是宏绿食品创新开发的“湘菜诱惑”速食产品,以华容优质大米和华容芥菜搭配,15分钟内即可通过饭盒自主加热,现煮现拌为色香味俱佳的健康熟食。
的确,我们的芥菜作为传统产业,不管是生产,还是加工,在早期也经历了那种家庭式的,作坊式的粗放经营,也确实面临一些环保和质量上的问题。近年来,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在去年提出创建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以来,我们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经营模式,将传统产业转变为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行标准化、园区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模式。
目前,我们的三封寺镇芥菜小镇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即“五个有”:一是有生产基地。我镇芥菜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其中高标准示范基地2000亩;全镇芥菜种植面积近30万亩。二是有加工园区。总投资10.8亿元,高标准建设芥菜产业园,目前正在抓紧实施标准化厂房建设,两栋厂房今年上半年可投入使用。三是有龙头企业。云龙菜业、喜多多食品、宏绿食品、洞庭明珠等4家省、市龙头企业与我们订立芥菜保底收购协议,实行“基地+企业+农户”订单式生产。四是有知名品牌。这就是开头我给大家介绍的华容芥菜的品牌特色和地位。五是有统一模式。统一生产标准,统一腌制工艺,统一市场准入,设立检测及质量监管中心,所有芥菜加工产品,必须通过质量检测,方可使用“华容芥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华容芥菜产品已经远销海外,就连对食品安全要求一贯非常严格的日本人,对我们的华容芥菜都非常放心,在厂区现场考察生产过程后,将它视为免检产品;今天,当大家走出国门,也能尝到家乡的味道,如果有一天您在韩国品尝泡菜,说不定吃的就是来自我们华容的芥菜。可以非常自豪的说,我们的华容芥菜已经成为一种放心的食品,一种绿色的食品,一种真正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
谢谢!
问:我是岳阳广播电台记者。我们了解到,羊楼司镇竹木加工历史悠久。我想请问一下,羊楼司镇是怎样通过一根小小的竹子,做成大产业,并借此打造竹器小镇的呢?谢谢!
临湘市羊楼司镇长李志华答:非常感谢你的提问!竹子平时虽然看着不起眼,但用处很多,浑身是宝。竹笋可以吃,竹叶黄酮可入药,竹建材可以建房子,竹纤维可以做衣服,竹林可发展林下经济,可以说,竹子自古以来在衣食住行各领域都有着特殊的地位。
我们羊楼司镇位于湘北边陲,是湖南省的北大门,与湖北省赤壁、通城、崇阳三县接界,楠竹面积达到24万亩,居全省乡镇首位。在我们镇里,竹产业是一个全产业链融合、全年龄段覆盖的传统特色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来说,也是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超级IP”。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方面,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上讲。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钢材紧缺,作为建材竹资源的“北极”,楠竹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销往北方,老百姓纷纷种竹。那时,107国道南北大动脉的京广线穿镇而过,农户们把自家做的竹扫把、竹凉席、竹篾筐、竹跳板等手工竹制品,在国道边摆摊设点沿街叫卖,受到南来北往旅客的欢迎,羊楼司的知名度逐渐提升,成为全国闻名的“十里竹市”。这是我们竹产业发展的“1.0时代”。
因为工艺落后,竹凉席、竹篾筐等竹木粗加工产品很快失去市场。2004年开始,我们吹响了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号角,大力扶持竹木加工企业发展,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扩大生产规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竹木加工企业达到了60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31家,产品涵盖6大系列480余种。竹床、竹椅等小家具类产品更是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85%。竹业年产值达35亿元。这是我们竹产业发展的“2.0时代”。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打造竹产业升级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按照“主攻园区、培育龙头、产业融合、产城互动”的思路,谋划推进了竹木家居创新创业园、笋竹食品冷链物流园、竹类交易物流园、中国竹艺城等项目建设,基本形成了“三园一城”产业布局。特别是2018年,我们用一年时间完成了竹木家居创新创业园建设任务,9栋12.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全面竣工,引进了5家规模企业入驻并投产,加快了项目集聚和产业升级步伐。引进的广东竹海炭生源,是全国唯一一家研发生产竹炭装饰板材的企业。通过将原竹或者竹边角料打成像面粉一样细的粉末后,将粉末炭化压缩成装饰板材,在板材中加入高科技芯片,就成了发热地板,只需要打开20分钟,房间的温度就会升起来。同时,竹炭板材不仅本身不含甲醛等有害物质,还能有效吸附、消减周边甲醛,市场前景广阔,开启了我们竹产业发展的“3.0时代”。
另一方面,从富民增收的层面来看。目前我们全镇直接从业人员近3万人,占了全镇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带动湘鄂赣毗邻地区楠竹种植10万户以上。为什么说是全年龄段的产业呢?像我们60-70岁的老人,就在家里做一些手工竹编制品;40-50岁左右的劳力就在竹器加工厂务工;30-40岁左右有很多创业人员和企业老板,其中不乏寓外乡友;我们90后00后,紧跟时代的步伐,成立了竹产业电商协会,依托中国竹艺城集中经营,去年的线上营业额达到了10亿元;还有我们在农村的父老乡亲们,也借助“竹旅融合”的便车,吃上了“旅游饭”。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我镇爬竹山、观竹海、乘竹筏、住竹楼、挖竹笋、品竹宴,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
岳阳市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们把创建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为的就是通过这块金字招牌,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通过抓好特色小镇建设,助推特色产业腾飞。我们将以特色小镇为载体,推进竹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全产业融合的“4.0时代”,力争5年内打造竹产业“百亿经济”。
谢谢!
问:我是红网记者。钱粮湖镇作为此次岳阳市委、市政府第一批命名授牌的三个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之一,请问在小龙虾产业发展上,你们今后有什么规划呢?谢谢!
君山区钱粮湖镇长王文浩答:谢谢你的提问。今天上午,在全市农村工作暨市县乡负责干部会议上,岳阳市委市政府对第一批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予以授牌,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紧扣龙虾小镇建设“三小三大”目标(小龙虾撬动大产业,小龙虾走向大世界,小城镇实现大繁荣),继续深入推进“五大工程”(打造一个交易平台、建设一个服务中心、升级一批种养基地、唱响一个知名品牌、扩建一个综合虾城),不断打造集“种苗繁育、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物流、节庆文化”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一是进一步扩大集散中心招商。集散中心现有“诺普信公司、正大集团、开元物流、友谊水产”等11家企业入驻,我们将继续加大招商力度,吸纳华容、南县等周边县市区销售大户入驻,把龙虾日交易量做到600吨左右,力争将钱粮湖镇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龙虾集散交易市场。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完善龙虾集散、流通功能。
二是进一步完善服务中心功能。结合已建成的龙虾学校、电商平台、农产品展厅,联合各农业高校组建名师团队,制定详实的培训制度,根据厨师、养殖户等不同对象,科学编排精品课程。同时有效整合洞庭旺旺电商平台,进一步扩大线上宣传营销。
三是进一步完成基地提质扩面。钱粮湖镇现已基本完成正大千亩示范基地、友谊水产虾蟹垂钓中心建设;完成诺普信1600亩高标准养殖基地土地流转;投资近5亿元,基本建成餐虎龙虾加工企业主体厂房,预计在4月份全面投产,日加工量400吨。2019年,我们将继续推进高标准基地建设,着力打造“新品种试验片区、稻虾共养示范片区、荷虾共养示范片区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片区”,在全镇7.15万亩龙虾养殖规模的基础上,继续提质扩面。并注重工商资本的注入,引进更多实力雄厚的企业,打造千亩、万亩稻虾共作产业园。在实施标准化基地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同步建设水质检测系统和水处理系统,真正做到“以虾肥田、稻虾共作”,既保障龙虾质量,又确保粮食安全。
四是进一步擦亮特色品牌名片。钱粮湖镇的“采桑湖小龙虾”,已于2016年10月,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国家地理认证标志。我们正积极申报“钱粮湖小龙虾”国家地理认证标志,同步擦亮兴臣山商标下的“六门闸风干鱼、三分店土鸭、马颈河小辣椒”等本地特色农副产品名片,并借助餐虎成熟的加工、开发、宣传等运营手段,全方位推介钱粮湖小龙虾。
五是进一步助推全域旅游。充分挖掘钱粮湖镇“河网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鸟类天堂、鱼米之乡”的生态资源优势,全力助推全域旅游。在六门闸及洞庭湖沿线建设洞庭湖鲜城、龙虾主题植物公园、农垦文化博物馆、汀兰别院民宿等等旅游产业,搭建精品旅游路线,全力打造“吃、住、行、游、购、娱”结合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本次新闻发布会由由岳阳市委外宣办,岳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主任赵泉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