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驻村工作队发挥职能优势,推进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
时间 :   2019-03-02 10:0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   王文胜)  拜城县托克逊乡阔纳协海尔村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全村共有527户2279人,人均耕地不足2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02户783人,属深度贫困村。受传统因素影响,村民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大多数人宁愿过着‘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也不愿意转变观念,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驻村工作队驻村以后,不断给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做思想工作,让他们不要“等靠要”,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并鼓励他们要敢于走出去,到外面的世界去闯闯。
为引导村里的富裕劳动力走出家门,增加致富的途径,驻村工作队积极主动给村民们当起了“红娘”,帮有意愿外出务工的人四处找寻“好婆家”。
在驻村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2017年阿拉尔洁丽雅纺织厂、阿克苏华孚色纺纺织厂等单位先后招聘了33名员工成为了产业工人,经过培训和试用转为正式员工后每月工资3000元至4000元。2018年阿拉尔洁丽雅纺织厂、阿克苏华孚色纺纺织厂、众维集团、拜城县宾馆、拜城县人民医院等单位先后又招聘了30余名员工成为了产业工人,按照平均每人每月收入3500元计算的话,2018年他们将直接创造经济收入210万元。
古丽布斯旦·司马义一家五口人,一直都靠种地为生,妹妹在新疆财经大学读书,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古丽布斯旦·司马义报名进入拜城县宾馆当服务员,弟弟麦瓦拉尼·司马义报名进入拜城县人民医院当厨师,除供妹妹上大学外,半年就把家里的2万元贷款还清后还有部分结余。
看到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富裕起来了,其他没有出去的年轻人也按捺不住了,先后又有144名年轻人走了出去,有的成为产业工人,有的自主创业。
 
“张队长,真是非常感谢你们,我现在一个月能拿到3000多块钱,下次回家一定要请你们吃饭。”7组村民依力哈木·艾力高兴地打电话给工作队副队长兼7组第一小组长张思说道。
 
工作队还积极为有手艺又想在更大的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村民最大限度的提供服务。五组村民阿巴斯·沙塔尔厨艺很好,但一直在附近打工,工作队鼓励他到更大的城市去发展,并积极发挥人脉资源优势,主动联系乌鲁木齐的朋友帮其拓宽创业路子。现在他承包了一家生态饭店的后堂,每月收入非常可观,在他的带动下,村里还有几名大师傅正准备去外面发展。
 
工作队秋收后还组织村民走出家门,到沙雅、新和、库车、阿克苏等地采摘棉花,增加收入,2017年组织137人去沙雅捡棉花创收92.87万元。尝到甜头的村民2018年外出捡棉花人数增至208人,创收达到141万元,平均每人增收7000—8000元。
 
捡花能手马木提·吾斯曼夫妻两人不到2个月就收入1.95万元。
 
为鼓励外出捡棉花人员的积极性,托克逊乡对捡花能手进行了奖励,马木提·吾斯曼获得1辆三轮电动车的奖励。
 
“感谢工作队组织我们捡棉花,现在我家生活越来越好,明年我还要去捡棉花增加收入” 马木提·吾斯曼高兴地说道。
 
另外,驻村工作队还组织富余劳动力进行防渗渠工程、富民安居工程和庭院改造工程施工工地务工,增加收入。
 
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马德义说:“一家只要有一个人能有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收入,那么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都会得到改善。他们不仅自己将脱贫致富,更重要的是还能作为榜样带动一批人共同走上致富路。劳务输出既是缓解就业压力的好方法,更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当前,我们广泛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通过拓宽劳务输出渠道,促进富余劳动力通过外出打工增加收入。接下来,我们还将通过建立优质劳务合作关系、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信息资源研判共享,将组织输出与分散输出相结合、长年输出与季节性输出相结合、智力型输出和苦力型输出相结合,努力提高劳务输出的整体水平。”
 
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阔纳协海尔村2017、2018年脱贫任务如期完成,2019年全村所有贫困户将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