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访惠聚”工作开展以来,拜城县税务局把所包村亚吐尔乡帕什塔其(11)村当作自己的“责任田”,紧紧围绕“访惠聚”活动总目标,认真履行派出单位职责,在强化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方面深耕细作,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履职尽责,统筹推进住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把做好“访惠聚”工作列入局里的重点工作和年度重要任务,高度重视,加大投入。
一是好人好马上一线。在人手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坚持选派局里两名骨干和两名优秀的、年富力强的干部住村,保证派出的干部政治坚强、能力出众,进点后可以迅速打开局面。
二是找准症结抓整改。局领导会同工作队成员,与村干部、党员共同研究分析,针对村里存在的各种问题,解剖麻雀,梳理思路,确定工作重点和任务目标。
三是明确职责立规范。按照“访惠聚”工作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工作队员管理,确保工作组待得住、沉得下、有干劲。
四是定期指导扩思路。局领导带头驻村调研,每人每月住点不少于三天,与工作队成员同学习、同体验,理思路、教方法,及时解决工作组遇到的各种困难,让他们安心、专心工作。
二、“传帮带”建强村级组织,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一是建强班子,提升村级组织号召力。依托党组织培训资源,注重从思想上引、经验上传、方法上教、行动上带、作风上转,不断提升基层干部服务群众“五种能力”。教育工作组沉下身子、甘当幕后,坚持“好人让基层干部当,好事让基层组织做”,帮助村干部扬威立信。
二是规范运行,提升村级组织凝聚力。指导村级组织落实好《拜城县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指导意见》、《拜城县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实施意见》和《拜城县村级组织“星级化”管理实施方案》,促进日常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重大事务公开化,提升群众满意指数和参与热度。
三是壮大力量,提升村级组织战斗力。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抓实用好基层“十支队伍”,壮大村级骨干力量。严格落实“双推双考”和“导师帮带”工作机制,协助村“两委”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发展党员“五步工作法”要求,扎实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为基层组织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三、注重文化引领,教育群众远离宗教极端化。
督促工作队把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作为重要任务,精准发力,强力推进。
一是充分发挥村级文化阵地作用。按照“阵地最小化,服务最大化”原则整合资源,加大村文化阵地软硬件投入力度,在单位办公经费紧张的情况筹集资金4万元协助村里将村委会阵地硬化、绿化、亮化工作基本完成。
二是深入开展现代文化引领活动。引导工作组成员灵活运用“七讲”工作机制和宣传教育群众“七项工作法”,面对面谈心交心,手拉手给群众讲政策、讲法律、讲历史、讲变化。积极实施党员干部带头“去极端化”工程,严格执行“三带头”,切实做到“四严禁、四落实、四率先”。3月份至今,局领导先后到村开展“去极端化”、“两学一做”讲党课、党员民主生活会共计10次,举办知识竞赛、双语课堂,庆“五一”等系列文体活动,引导群众崇尚现代文明、远离极端宗教思想。
三、是积极改善民生,为群众大办实事好事。认真传达贯彻,深化“访惠聚”活动的认识,激发调动全体干部职工参与热情,扎实开展“联谊结对子”活动,进村入户结对子交朋友。帮助农民就业创收收。摸清村里富余劳动力现状和想法,发挥单位自身优势,安置外出就业村民60余人,帮助村民增收10万元以上。投入5万元修建水泥地坪、彩钢房,在村委会门口搞起了小巴扎。使5户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创业。重点帮扶解疾苦。投入6.1万元帮扶贫困户21户。想方设法助民富。倾力帮助村民转变方式、更新观念,增强生产生活的前瞻性、计划性,引导农牧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林间空地,大力发展庭院养殖、种植,改善生活条件,增加家庭收入。(拜城县税务局 吴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