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通讯员 文怀科)驻村以来,沙雅县政协办公室驻托依堡勒迪镇四农场村工作队着力强化党建引领作用,针对群众白天难以经常集中学习的情况,破解新常态下农民培训难组织、农民素质难提升的“两难”问题,做实“党建+”文章,让夜校的作用发挥最大化,成为提升农牧民素质的加油站。
工作队着眼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结合上门入户夜访等活动,与群众零距离“拉家常”,了解群众学习的实际需求。每周夜访1-2天,夜访做到“四访四问”:访困难户、五保户,问百姓冷暖;访致富大户、创业能手,问致富路子;访“四老”人员,问富民计谋;访先进典型,问民生难题。驻村以来,聚焦群众最关注、最感兴趣、最困惑、最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收集到对夜校学习的意见建议24条。
针对过去功能虚化、效果弱化问题,推出夜学夜议活动,每次夜学不少于两个小时,由驻村干部主持,村干部和农牧民代表轮流上讲堂,围绕“看病就医、子女上学、用火用电安全、美丽村庄建设”等群众自选课题,用草根式、接地气的“龙门阵”式语言,进行面对面互动研讨式交流,摆事实、说故事、讲道理、算小账,共商村民急需解决的难题。在夜学课程中根据农牧民需求,增加民族团结课堂、感恩课堂、健康课堂等特色课堂,由驻村干部进行点评小结,组织开展“龙门阵”式专题学习10场次。
为了使拓展式学习更接地气,破除坐而论道、光说不练的弊端,依托党员中心户,整合科技示范户、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资源,建设11个农家夜校,组织农牧民就近开展学用活动,解决个性需求难满足的问题。通过在院落讲党的政策理论、在田间现场传授种植技术、在农家书屋传授传统文化,真正把农民夜校开到了群众身边。充分利用农家夜校地缘、亲缘、血缘的优势,通过“面对面、心贴心、推心置腹”的交流,处理和化解矛盾纠纷10起,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1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