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 (通讯员 拜城县委统战部 丁先斌)拜城县委统战部驻布隆乡牙斯热木英阿依玛克村“访惠聚”工作队围绕自治区访惠聚工作“1+2+5”目标任务,驻村工作队敢于担当、不负使命,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学党报、话团结、跟党走”,引领广大群众建设幸福美丽家园,现全村取得了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像,村民们乐开了怀。
党报党刊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工作队入住布隆乡牙斯热木英阿依玛克村以来,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全村18岁——60岁近700多名群众中大学生、中专生不足15人,全村干部群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干部群众的政治定力、发家致富的能力不足,严重制约牙斯热木英阿依玛克村的发展。为让村民们学习更多知识,提升干部群众的“五种意识”,拜城县委统战部15名干部捐款4000多元给布隆乡牙斯热木英阿依玛克村30户“民族团结一家亲”亲戚订报纸。干部们每月利用入户走访、结亲住户之机将新到的“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阿克苏日报”等报纸送到亲戚手中,和亲戚们一起学习。
新疆新闻出版东风工程送给牙斯热木英阿依玛克村东风工程党报党刊专栏,经常有前来办事的群众驻足专栏前阅览报纸。每期新疆日报收达后,“访惠聚”工作队员及时对东风工程专栏里的报纸进行更新,使前来办事的群众及时了解新的党报党刊内容。
农牧民学校让我们有了继续学习的阵地:村农牧民学校是村干部、农牧民在这里学习国语、开展远程电教学习的好地方,今年村委把“党报党刊”的学习也纳入干部群众的学习内容。目前,村农牧民学校的学习活动已常态化,每周二、周四晚上的学习活动,村“访惠聚”干部给村干部和群众上课,村干部和农民分批轮流在这里学习党报党刊知识,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科学技术知识。
村便民服务活动中心有一个50平方米的图书室,这里有各类图书3000多册,一些识字的村民在闲余时间常来这里读书看报,学习知识。每期新的报纸到了,“访惠聚”工作队就会在第一时间送几份新报纸过来,让到图书室学习的干部群众及时了解到新的报纸内容。
村干部米尔宛古丽·亚森说:读好书、好读书是每一名村民的愿望,我们学生时代没把书念好,现在村里有了农牧民夜校、图书室,我们在学校欠的知识在这里把他补起来。通过党报党刊的学习,我们该走什么路,走向何方有了导航。
亲戚的帮助让我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牙斯热木英阿依玛克村“两委”班子成员中最高学历为高中生,文化程度低、国语差、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升还有很大空间。工作队6名队员与6名村干部结成帮带对子,对村干部实行“一对一”的帮带培养,手把手的“传、帮、带”,现已有三名村干部基本认识国语,一名村干部能熟练使用国语。通过帮带解决了村干部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增进了工作队与村干部之间的友谊。
统战部15名干部与30户普通群众结成“民族团结一家亲”亲戚。每到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县委统战部都到村里与各亲戚们一道举行“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每月到亲戚家落实“五逢” 、“四同”等工作机制时,都要组织亲戚们学习党报党刊,通过党报向亲戚传达党的声音,与亲戚建立了兄弟般的情谊。
牙斯热木英阿依玛克村是一个人多地少的村,人均土地3亩左右,按照小麦、玉米亩收入计算,每亩地经济效益在500元左右,从土地来的收入少;亲戚们文化程度又低,没有技术和特长,就业和外出挣钱难。针对这一情况,结亲帮扶干部给亲戚们制定帮扶发展计划,向他们传授科学种植技术,指导村民由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林果业等高效产业转变,由传统养殖吃肉的观念向规模化繁殖、养殖转变。一部分村民通过干部帮扶,掌握了政策、学会了国语、学到了技术,一部分人外出到工厂上班,增收创收的渠道越来越多,小日子越来越好,村民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
村民塔依尔·吐尼牙孜说:在结亲干部的帮扶下,一些村民种植了核桃,经济效率翻了三番,还有一些村民与工业园区的新疆天玉种业、西红柿酱厂签订订单农业合同,种的玉米种子、西红柿,收入也翻了一倍。我们的亲戚真心帮助我们。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一心一意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建设美丽牙斯热木英阿依玛克村。
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新农村建设以来,一项项惠民政策在村里落地生根,惠及当地村民,村里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宽带和电话,一条宽阔和柏油马路从县城直通牙斯热木英阿依玛克村,三个小队的居民区道路也铺了沥青路,告别了出行深一脚浅一脚的泥巴路,村民们进城、孩子们上学方便许多。一栋栋、一排排富民安居房整齐的排列在村子里,院前有果树,院内有花草,院后有菜地。生活区、生产区、养殖区井然有序。房子设计出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地上铺了地板砖、墙上贴了墙砖,有的村民厨房还安装了抽油烟机,厕所安装了水冲式马桶,用上了洁净的沼气和液化气,环境得到改善,住在这样美丽的村子心情舒畅,精神饱满。
村民苏力丹·努尔说:“自从村里来了工作队,与我们结亲戚、给我们送党报、教我们学技术、帮我们发展经济,我们思想领域有正确的精神食粮,行动有方向。九项惠民政策惠及民生,扶贫羊、扶贫牛免费送给贫困户,医保、社保、九年义务教育解决了村民们上学、就医、养老等问题。在“访惠聚”和亲戚们的帮助下,我们手中有了钱,吃饭、住房、穿衣有了保障。这一切的好日子都源于中央对新疆的关心,源于党的好政策。跟着党走,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更坚定了我们跟党走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