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通讯员 沙雅县“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喻文波 过有志)3月22日,沙雅县红旗镇古再勒村35户贫困家庭在阿克苏地区交通运输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精心统筹安排下,都有一名富余劳动力背起行囊踏上首批外出务工就业挣钱之路。
“这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富余劳动力太多了。” 阿克苏地区交通运输局驻古再勒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艾买尔·艾合买提介绍,古再勒村距县城36公路,到镇政府所在地也有6公里,全村总人口1725人,拥有耕地9674亩,按30年土地承包的实际耕地2719亩来算,人均耕地不足1.6亩,且建档立卡贫困户未脱贫的达119户388人之多。
今年,阿克苏地区交通运输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一进驻古再勒村,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目标,扎实开展入户走访摸清底数发现,该村贫困的主要根源在于人多地少,且大量贫困户家庭富余劳动力存在“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穷不思变”怠惰思想。
阿克苏地区交通运输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根据古再勒村的实际情况,把推进实施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精准脱贫“一村一策”之列,积极联系沙雅县城-塔里木乡公路、沙雅英买力镇-央塔克协海尔乡公路、库车县哈尼喀塔木乡-沙雅新垦农场公、新和县依其艾日克乡提根村渭干河大桥等施工企业吸纳该村贫困户家庭富余劳动力,实现每户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人能够转移就业创收增收。
“工作队来了,给我们贫困户发扶贫羊,修暖圈,扶持搞小拱棚和庭院经济……给我们带来好多党的扶贫惠民政策。”这次外出务工的古再勒村贫困户阿卜都拉·艾拜激动地说:“感谢党的关怀,感谢工作队又帮我找到一个挣钱的门路,帮助我家脱贫致富,我今年有信心脱贫。”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扶贫得先扶智。”阿克苏地区交通运输局驻古再勒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艾买尔·艾合买提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队必须引导改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积极搭建就业桥梁,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个人外出打工,实现一人就业带动全家脱贫的目的,“这次35人转移就业,到年底就将会有35户实现脱贫,我们还将积极争取更多的贫困户家庭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古再勒村贫困户‘脱真贫、真脱贫’的目标”。

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图为阿克苏地区交通运输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召开贫困户转移就业动员大会时的情景。

背起行囊外出就业奔富路。图为3月22日沙雅县红旗镇古再勒村贫困户家庭富余劳动力带着行李外出务工出发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