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 通讯员 沙雅县“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喻文波 汪帅 )十年前2500元卖掉自家5亩地,十年后,若不是孩子患病住院急需钱,竟然没想到买主还欠她家钱……
“帮帮我……帮帮我……。”3月14日黄昏时分,一位村妇急匆匆地来到沙雅县商务和经济信息化委员会(简称“商信委”)驻托依堡勒迪镇英阔克布运村“访惠聚”工作队办公室,一见到工作队长、该村第一书记吐尔逊·艾山就哭诉起来,“我卖地给他,都十年过去了,现在都还没给我钱……。”
图为尘封十年的泛黄“欠条”
“这可如何是好?”沙雅县商信委驻英阔克布运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吐尔逊·艾山听不懂村妇那带着浓浓内地口音的哭诉,心急如焚地找来了一名汉族驻村工作队员做翻译,这才明白了村妇的诉求。
原来,跑来村委会哭诉求助的村妇叫董倩,今年48岁,是沙雅县托依堡勒迪镇一农场村村民。2007年7月,英阔克布运村四组村民热合曼·买合木墩以2500元的价格买了董倩家的5亩地,给她写了一个“条子”(维吾尔语欠条),双方就成交了。
“我儿子住院,一盒药就得要花好几百快……”村民董倩泣不成声,“要不是我儿子生病住进了医院,我还真没想起来热合曼·买合木墩钱我家的买地钱,我找过他好多次,都没有找到他去了哪里,2500块钱,都已经十年了没有给我……。”
“你有什么依据没有?”吐尔逊问:“快拿我看看。”
“有,在这。”董倩很快从一个塑料袋里取出一张有些破烂泛黄的纸,递给吐尔逊·艾山,“这就是热合曼·买合木墩当初买我家地时写的欠条。”
吐尔逊·艾山仔细一看,董倩提供的热合曼·买合木墩写给她的欠条,确实是2007年7月1日那天,热合曼·买合木墩买董倩家5亩地的欠条。不过,欠条上只是简述了热合曼·买合木墩以2500元买地的事实,既没有写清楚买谁的地,也没写明2500元何时支付清,而且买卖双方连个合同都没签一个。
图为3月15日董倩收到驻村工作队员汪帅转交给她的欠款时感激不已
“这可怎么办才好?”工作队队长吐尔逊·艾山看着董倩提供的“欠条”顿时陷入了沉思。但驻村工作队就是进驻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群众有难、有诉求,就得把服务工作做好。
“这样吧,您先别着急,我们给你想办法。” 吐尔逊·艾山安抚董倩,“我马上安排联系热合曼·买合木墩看看是怎么回事。”
吐尔逊·艾山当即找来治保主任询问得知,热合曼·买合木墩早已不在村里,已搬家至县城开了家餐馆。
“阿恰(大姐),您先回去照顾生病的孩子。”吐尔逊·艾山告诉董倩:“只要一有结果,我们第一时间通知您。”
随后,工作队队长吐尔逊·艾山当即发动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开始多方打听热合曼·买合木墩的联系方式。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3月15日,村干部联系上了热合曼·买合木墩。
“你是热合曼·买合木墩本人吗?速度来一下大队部。”吐尔逊·艾山亲自和热合曼·买合木墩通话,“我有事情要向你核实。”。
“这是我写的欠条。”约莫一小时后,热合曼·买合木墩赶到村里看到十年前写下的欠条也倍感吃惊不已,“我那时买地是已经给了董大姐丈夫1000元。”
吐尔逊·艾山当即给董倩(在医院无法前来)致电,让其向丈夫求证此事。经过核实后,热合曼·买合木墩将签下的余款1500元交给了驻村工作队员汪帅,委托他交给董倩。
3月15日下午,董倩接到工作队的电话通知来到大队部,从工作队员汪帅手中接过热合曼·买合木墩补来的1500元欠款时,激动得对工作队的为民情怀而感激涕零,“感谢……真的很感谢……工作队真是我们老百姓的‘贴心人’。”
沙雅县商信委驻托依堡勒迪镇英阔克布运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吐尔逊·艾山见到这张尘封了十年的“欠条”有了结果,这才松了口气。
据悉,自今年2月该工作队进驻英阔克布运村以来,截至目前,已真心真情调解各类经济纠纷4起,累计帮助群众讨回欠款0.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