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份栏目
我在南疆农村的元宵节
时间 : 2018-03-03 08:4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元宵节,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它叫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后来,可能因为正月十五吃元宵,亦或是一句“正月里闹元宵”,唱红了大江南北,“正月十五”渐渐被元宵节取代了。经历了这40多个不同的元宵节,我的感受一如元宵馅一样,咀嚼起来滋味各异。
儿时的元宵节是天真烂漫的。那时候,虽说没有如今多彩的烟花、震天的礼炮,却也有着皓月当空,灯展、猜灯谜,舞狮子、跑高跷,也是热闹非凡的,给我童年的记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儿时元宵节最有趣的是放烟花,到了哪家,哪家的夜空就飞出了欢声笑语,也留下了浓浓的烟花味,其实,那就是元宵节的味道。
及至参加工作,在单位里过元宵节,也别有一番滋味。记得那是在边防连队的元宵节了,各班甚至有的战士自己都制作了造型别致、“五彩缤纷”的花灯,虽然灯做的不是很华丽,但是战士们都很用心,真是煞费了一番心思,现在想来,仍感到回味无穷。其实,这也是元宵节的“味道”。
在南疆维吾尔农村里的元宵节也是非同凡响的。去年,工作队在拜城县赛里木镇英买里村组织村民们过了一“第一次”元宵节。大家第一次知道了,元宵节观灯笼、猜灯谜,头顶圆圆的明月,一起吃着圆圆的元宵,收获圆圆满满的祝福。今年春节,工作队为全村群众都赠送了灯笼、对联,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天黑时大家都把灯笼点亮,整个村子都是红红火火的。今天是元宵节了,村民们早早来到村委会,村委会里张灯结彩、人头攒动,一派喜气洋洋;大家开心地、争抢着,唯恐灯谜被别人先猜去了;这个谜底是“牛”、 那个谜底是“22岁”(最低结婚年龄),人群中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惊呼声、喝彩声,人们喧闹着、喧闹着,享受着元宵节的快乐。
“元宵煮好了”,不知谁一声喊,大家都聚到了村民服务中心,你端一碗元宵,他也端起一碗,空气中飘荡着芝麻、花生的淡淡甜香;吃罢元宵,大家又欢快地跳起了“麦西来甫”,抬头看看天空的明月,夜空与大地遥相呼应,夜空明月皎皎,地上有说有笑,好不热闹,我不由自主地加入到英买里村父老乡亲的行列,欢笑声、嘻笑声、喧闹声已融在一起,这个元宵节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味。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里各不同,但带给人们的欢乐是相同的,渴望万家团圆的愿望是一样的。在元宵节到来之际,祝愿全国各族同胞元宵节快乐!团团圆圆!(通讯员 自治区检察察院 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