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有点冷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大节日,中华儿女都无比期盼这一节日的到来。我也和无数人一样,盼望着团聚的春节。可一想到这个春节父母到内地去过,心里不免凄凉,就连儿子小宝都说:“说是团圆节,可一家人分了两个省三个城市,还怎么团聚呢?”
小宝就是这样,因为年龄还小,说话不太思考,常常是你越不想说的话题,他张口就来。气的直想揍他,可碍于过节就算了吧。但还是给他讲了一些春节的传统习俗和忌讳。如过春节时不能做的事,不能说的话和不能拿的东西等,还告诉他要多讲吉利话,每天都有的风俗习惯。如年三十要守岁,初一要吃饺子、拜年,初二要回娘家等等。
即使人少些,但我们还是要遵照传统过佳节,张贴了对联和福字、悬挂了灯笼,准备了美食,给红包送祝福,同事朋友之间电话、短信、微信大拜年等,一样都不都不能少。
拉帕村来电
通常拜年问候是初一早上,年三十下午我正在准备年夜饭,电话铃声响起来,拿过来一看是陌生号码,显示是阿克苏的,想到自己去年在那个地方工作了一年,毫不犹豫的接通了电话。
“冯古丽你好吗?祝你新年好。”原来是拉帕村1小队的原小队长木太利甫-依米提打来的电话。
真是令人高兴,他的普通话也说得比以前流利多了。他接着说到:咱们村里现在可真是太热闹啦!驻村工作队给每家都贴上了红春联,给村里道路两旁。、村委会全挂上了五星红旗、红灯笼和彩旗。前天还组织了包饺子比赛,今天还要和我们大家一起吃年夜饭。
他又说道:我们的这个春节与往年大不一样!我的大女儿也从外地赶回来了,我们要过一个团圆的节日。
虽然他用有限的语言描述村里今年过春节的景像,但是仍然让我感到无比激动。
木太力甫的电话不久,又一个电话打了进来。接听后得知是拉帕村的坎吉-马木提打来的。他爱动脑筋,人又勤快。去年工作对针对他的特点给他勤劳致富的建议。他利用农闲时节做些生意,收入很不错,他对工作对一直心存感激。
去年过古尔邦节时工作队到他家里与他共同庆祝古尔邦节,给他送去美好的祝福。当时他激动的说: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群众的传统节日,你们来给我们祝贺节日,我们各民族群众就是一家人,我们要一起过快乐的古尔邦节。
坎吉-马木提在电话里兴奋的对我说:“我们全家人都很好,也祝愿你的家庭幸福,一切都好!马书记前天给我们讲了春节的传统习俗,亲朋好友之间要互相拜年问好,所以我代表全家人问你们好。我还计划要给村里的两家低保户送一些饺子吃,让他们也热热闹闹的过春节。这样过春节,太有意义啦!”
包饺子比赛取得第一名的阿依夏木-依米尔在电话里给我说:“去年过端午节时工作队给我们讲吃粽子的含义,中秋节又给我们吃月饼,春节还讲了饺子的意义。张院长说这叫传统文化,美食都代表着深刻的寓意。现在村里的姐妹们都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太丰富了,大家都非常喜欢工作队组织的这些活动和讲述的传统文化故事。”
这两天,来自拉帕村的早热木木-买买提、塔依尔江的电话、米热姑丽、阿热孜古丽的微信,艾克拜木等人的短信祝福,让我这个春节与拉帕村的乡亲们紧紧联系着,他们没有忘记我,我更不曾忘记他们。
这个春节不一样
驻村一年,我和拉帕村、和拉帕村的每位群众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虽然语言还不是太畅通,但古尔邦节我们在一起吃香喷喷的抓饭烤肉、喝酸酸甜甜的赛里木酸奶、喝清冽甘甜的白酒,吃群众自家烤制的焦黄的馕、穿漂亮的艾得来斯绸、跳欢快的麦西来普。
如今的春节,我们又共同贴春联福字送祝福;挂灯笼吃饺子送吉祥;千里拜年问候送情谊。
还记得艾孜再-吐尔地大姐的爱人卡哈尔说过的一句话:“古尔邦节汉族人也醉,春节维吾尔族人也醉。”
是的,我们各民族群众就是一家人,不论春节还是古尔邦节都是我们共同的节日。团圆、团聚是节日里最美好的永恒话题。
与其说这个春节拉帕村群众过得热闹非凡,不同以往不如说我的这个春节有拉帕村乡亲们的问候、参与而不同往常,让我永远不忘!( 通讯员 自治区检察院 冯君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