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事关全局的重大立法活动。(1月23日 人民日报)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实践证明: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与时俱进,从新定位,才具有持久生命力。
近日,党的十九届二次全体会议专题研究宪法的修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以宪执政的决心。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宪法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当对宪法进行修改,目的是通过修改使我国宪法更好体现人民意志,更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好适应提高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宪法修改,既突出了人民意志表现,又要遵循了宪法发展规律。
著名思想家列宁曾说: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宪法发布内容要体现人民的意志,只有公民执行宪法和履行宪法的规定,宪法才是宪法,否则它就是一张纸,一张废纸。实践证明:我国现行的宪法,是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推进,宪法修改都需体现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满足着人民群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权利需求,这是党和政府顺应民心民意的必然选择。
宪法是人民的宪法。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事关全局的重大立法活动。必须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聚民智,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增强法治意识、强化法治观念,尊崇并带头遵循宪法原则,冷静平和想问题、作判断、出措施,才能以法治凝聚共识、规范发展、化解矛盾、保障和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决定因素。对人民的重视程度要求着宪法不断完善对人民权利全方位的保障,更加健全丰满的宪法才能有利地保障着人民权利。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变化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再一次向宪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时代在向法治提出要求,法治在向时代递交答卷。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不断发展的宪法对祖国腾飞提供着坚实的保障。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依据、总开关。在这当今快速发展的中国,宪法的与时俱进有着其深刻的必然性,当然随着人民意志而改的宪法才更具生命力。今后,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宪法将骄傲向世界宣示:中华民族会以更加坚定、自信、开放、包容的姿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开创更加光辉的未来。(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