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通讯员 沙雅县委编办 刘媛)“您好”、“您最近身体怎么样?、“皮鞋”、“这双皮鞋多少钱”……晚上9点,从克其克古勒巴格村农牧民夜校教室里传来响亮的朗读声,授课的是沙雅县委编办“访惠聚”驻村干部刘媛,她从最简单的口语入手,一字一句地教,村民一字一句地学,近200多人参加培训学习,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为了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提高村民的沟通能力,沙雅县县委编办工作队利用每天晚上的时间,组织村民参加农民技能培训及“双语”夜校学习。工作队队员刘媛、帕提古丽及2名村干部,分别负责每晚给村民们进行“双语”及技能培训 。
驻村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王钰琳说:“在工作队开展工作时,与村民的语言交流不便是个大阻力,给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多障碍,工作队开办双语夜校培训,就是想争取更快的能给村民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了解村民的实际困难和需求,为今后的民族团结工作奠定群众基础。而‘双语’夜校是座连心桥 ,切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村民汉语水平不高的问题,对加强少数民族与汉族群众的沟通交流带来便利;同时,技能培训的举办也为村民外出务工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只要条件允许,夜校我们会一直办下去的。”
通过学习,村民们的国语水平提高了,村委会的人气也旺了,工作队同村民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了,他们在称呼我们工作队同志同时,又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名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