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份栏目
盯紧进度加油干 ——中建七局总承包公司郑州港区S11隧道项目在“拼搏的九月”活动中施工纪实
时间 : 2017-10-17 10:3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通讯员 中建二局 王来青 王建军)郑州航空港区滨河西路郑港三路至龙中公路隧道工程属于港区滨河西路快速化工程隧道第11标段(以下简称S11隧道),总投资约11.5亿元,由中建七局总承包公司承建,主隧道全长2714 米,两对出入匝道总长1485米。主隧道标准段为双向六车道,为郑州航空港区滨河西路12座隧道中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项目。
本项目在2016年8月26日正式开工,业主要求工程全线在2018年7月31日竣工。根据工期要求,主体结构必须在2018年4月底完成。主体结构自开工以来,项目部全体人员在项目经理王卫东的带领下,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攻坚克难,截至9月底,主体结构已完成80%,累计完成产值7.1亿元,为工程按期竣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郑州的7、8月份为酷暑天气,工人时有中暑现象,施工效率大大降低,加上扬尘治理标准越来越高,项目部尽管采取了诸多措施,但外部环境对施工进度仍有很大影响。
“我们搞施工生产的,如果没有较快的施工进度和可观的产值,一切都是空谈。”王卫东坦言,“公司将9月定为‘拼搏的9月’,这个号召也使我们更加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时不我待,我们只有拼搏才能排除困难把施工进度赶上去。”
基于这样的认识,S11隧道项目部拿出了将9月的施工产值保持在5000万元以上的大干计划。
农谚“鸡猴年,不收田”,说的就是每逢农历的鸡年或猴年,往往会遇到天灾,影响庄稼的收成。而2017年正是农历的鸡年,夏末秋初时节,在四季分明的中原腹地郑州,多雨的天气便好似有意地给那农谚做了注脚,以至于到了9月,时常出现的连阴雨下得农民的秋庄稼都泡在了雨水里。这天气不单对农户有不利影响,也对露天施工造成了诸多困难。加之许多劳务工人打算赶回家搞秋收,项目部就是想趁雨后放晴组织大量人员抢工也有一定难度。
见招拆招。面对实际问题,王卫东深入班组走访工人,分批安排好他们的秋收秋种请假时间,并根据工人的实际需求,积极筹措资金,给他们提前发放工资,解决了大伙因秋收秋种及子女秋季入学急需学费的后顾之忧。稳定了一线工人的情绪后,王卫东又组织工程技术部门完善施工计划,对各工序的衔接进行认真研讨,能集中施工的就集中施工,从而规避了作业点太散,导致各工序相互制约,施工速度缓慢的问题。
S11隧道工程是露天开挖,施工线路长,且基坑深达20余米,隧道东面紧邻护坡的地面上还堆积着数米高的黄土,进入汛期,做好防汛工作便成了安全管控的头等大事。为此,项目部及时购买抽水泵30台、塑料布5000平方米,确保做到基坑不受雨水浸泡,边坡不受雨水侵蚀,工作面不受影响。
为保证汛期尽量多的施工,项目部在现场备足雨衣雨鞋,购置雨衣150件,雨鞋150双,小雨期间,为钢筋及模板安装工程照常作业提供了保障。
“工期越是赶得紧,我心里越不踏实。”王卫东说,“尤其是施工安全,我和李洪佳书记在大会小会上都一再强调。”一到下雨天,王卫东到了工地,定要做的事情,就是围着几公里长的施工区仔仔细细地转上一圈,“为的就是确保护坡没有松垮隐患。”有个劳务队一名负责人对施工安全有些不大在意,王卫东和现场安监人员对其作了数次提醒和批评仍积习难改,项目部便在9月中旬建议合作方撤换了这个“马大哈”。
与此同时,项目部严格落实省政府的大气污染防治规定,认真执行“七个百分之百”,土方作业做到湿法作业,进出工地车辆随时冲洗,裸露土方全部覆盖,也避免了因扬尘治理落实不到位而造成的停工。
为了提高一线工人的劳动积极性,表达对一线工人的关心,项目部还购买了800多斤大肉,用于改善大家的伙食。
8月底,能够开挖的主隧道基坑剩余3节,这3节都是渐变段,钢筋和混凝土工程量较大,基底地下水位高,施工难度大,是影响工期的关键工序。但从8月16日以后,阴雨天气不断,进入9月份还是如此,基坑开挖一直未能如愿。
面对这条“拦路虎”,王卫东向全体管理人员掷地有声地吐出了一个字;“抢!”接到任务后,大家研究决定,在基坑周边挖上排水沟、集水井,在阴雨天的空档时间,一边抽水,一边用挖土机把软泥甩出,打造出一条运土道路。就这样,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一道加班加点、断断续续把AM11和AM10两个节点挖了出来。
施工期间,往往是刚完成一道工序大雨又顷刻而下,施工人员就马上用塑料布把挖好的基坑进行覆盖。由于作业面较大,为了排水顺畅,保证地基承载力,大家又在基坑中间挖了1米深的渗水沟,在基坑外挖了集水坑进行抽排,以此保证地基不受浸泡。一旦天气转晴,适当晾晒,则尽快把基础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成。用同样的赶工模式,项目部又把AM09节段也抢了出来。
工作面抢出来了,为了增加工人们的紧迫感,项目部又适时召开进度促进会。针对各施工面制定了节点计划和奖罚措施,并让各施工班组签字确认。
由于雨水较多,9月份的气温也常常从35℃降到了20度左右,尤其是夜间加班或冒雨作业,更是让人觉得阴冷难受,但及时拿到工资,又吃饱喝足且体会到项目部悉心关爱的一线施工员工们施工热情异常高涨,各道工序不但做到了合理有序穿插,而且对质量安全标准也丝毫没有“缩水”,每日安全巡检和每日质量巡检仍为“保留节目”。“一次合格一次成优不返工可以节省工期,安全不出事故也是顺利施工的前提。”王卫东深有感触地说,“做到安全优质施工,这才是赶工期应有的题中之义。”
经过S11隧道项目部全体员工的的顽强拼搏,尽管9月份下了12天雨,老天就没有几天放晴的时候,大伙还是凭着坚强的信念,充分体现了旺盛的拼搏精神。月底一统计,愣是完成了主隧道垫层浇筑3节、渐变段底板1节、墙身5片、顶板8节、匝道挡土墙基础20节、墙身10片、顶板2节、土方开挖4.3万立方米、土方回填5.2万立方米,以及郑港三路改道混凝土浇筑200米的工作量,实现产值5224万元,超额完成了预定施工任务。
目前,项目部已制定出第四季度施工计划,并对施工班组进行了交底。“拼搏的9月尽管结束了,但拼搏的精神却依旧要发扬!”王卫东信心满满地说,“今后一个时段,扬尘治理规定、冬季多变的气候都势必要影响到施工的节奏,但我们将团结一致,以只争朝夕的劲头来优质高效地把S11隧道建成甲方的放心工程,领导的满意工程,员工的自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