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偶像”的力量
时间 :   2017-09-29 10:4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中建七局总承包公司孝感道路项目部职工 田淑兰)处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崇拜的偶像也不同。在我国,20世纪60年代的偶像是雷锋、焦裕禄,70年代的偶像是张铁生、红卫兵,80年代的偶像是军人、文学家,90年代的偶像是大款和明星,21世纪初是网络高手。那么,对于不同的年代我们对偶像的崇拜应该如何看待呢?

我认为,崇拜偶像不能盲目,要通过思考选择,崇拜那些值得崇拜的人。
崇拜偶像,从积极的角度理解,彰显的是一种见贤思齐的心态。偶像不仅值得崇拜,而且可以成为自己努力的目标。自古以来,因崇拜偶像走向成功之路的人不胜枚举。刘邦以秦始皇为偶像,最终实现了“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理想;拿破仑以亚历山大大帝为偶像,最终实现了建立一个庞大帝国的理想;克林顿以肯尼迪为偶像,最终实现了“入住白宫” 的理想……正是因为对偶像的崇拜,才使他们明确了奋斗的方向,激发出了人生动力。

有时候,偶像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偶像有时就如面包,在我们饥饿时可做食物;偶像有时像太阳,在我们寒冷时给以温暖;偶像有时是灯塔,在我们处在黑暗可指引方向。因此,我们需要偶像伴随我们一路前行。

那么,我们应当崇拜什么样的偶像呢?

首先,我们应该崇拜那些乐观的人。乐观可以推动我们走向成功。邓小平就是一个终生保持乐观的伟人,年轻时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苦日子没有吓到他,后来的“三起三落”没有使他消沉,他总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境,因而才书写出波澜壮阔的人生。李白也算是一个乐观的“谪仙人”。他在宫中逍遥自在,敢让力士脱靴,贵妃磨墨。他大唱“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离宫时,他又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来,他感悟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便有了“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开扁舟”,何等豁达。

其次,我们应该崇拜那些执着追求的人。唯有执着追求才有努力的动力。袁隆平就是其中一位。为了研究杂交水稻,他需要一株特殊的水稻,因此,曾远赴海南的荒野上寻找。烈日炎炎,人烟稀少,那种艰辛很难想象。然而,正是执着的追求支撑着他,使他继续寻找,结果,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一种适宜培育的野生稻,并最终研究出来了超级杂交水稻。

再者,我们还应该崇拜那些努力拼搏的人。唯有努力拼搏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张海迪就是这样的人。她1955年秋天出生在济南。5岁患脊髓病,高位截瘫。她无法上学,便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她随父母下放到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她又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病魔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并取得了常人难以取得的成就。从而,张海迪女士得到了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作为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我更加崇拜的是距我们工作、生活最近的中建系统的偶像“大姐书记”陈超英。陈超英同志从事工会工作24年来,默默奉献,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与职工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有人估计,她生前曾资助过职工、职工子女等20多万元,大多数都没要别人打欠条……她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呈现的是她高尚的人品、不断超越自我的执着和强烈的追求。她以“忠诚敬业、公而忘私、执纪严明、关爱群众”的精神,贡献于党和人民,贡献于这个时代。因此,在激烈竞争的这个时代,不论是企业的发展还是个人品牌的创建,都应该学习“大姐书记”的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这样,企业才会不断发展壮大,个人才能快速成长。

其实,还有许多先进典型,也是我十分崇敬的偶像:焦裕禄、孔繁森、谷文昌、廖俊波……

时代造就了偶像,我们也需要偶像的力量来发展自己,需要高尚的偶像来推动这个时代的进步。为了成就自我,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贡献,请崇拜那些充满真正能量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