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旧物
时间 :   2017-09-25 09:0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通讯员 文芳)那一年,父亲随单位一起去杭州旅游。在一家店里选了一套丝绸质地的裙子,米白的颜色,半开的荷花,旗袍的款式,穿在身上,聘婷秀雅,宛若江南的女子。那是女儿成年后穿过的最艳丽的衣服。他准备给女儿穿着当作结婚礼服的。可当地风俗婚礼当天新娘只许穿粉色或红色,他不好坚持,只得作罢。女儿结婚三天时回娘家,特意穿了他给买的裙子,他才释然。记忆里,他只给女儿买过这么一套衣服,还是婚服。

我束之高阁的包裹里收藏着这套衣服,穿过几次后便洗干净收藏,觉得那是深沉的父爱。一个男人的爱总是不明显,他多数时候给孩子的是严厉面孔,眉目之间有两道辙,亦是多年习惯皱眉养成。很难想象,一个面目严肃的人在店铺里为女儿选购衣服是什么样的情景。所以珍惜。

包裹里收着的都是陪自己长大的物件。平安扣玉石、真丝短袖衫、紫水晶手链。还有母亲给我的一套黄金首饰,那是我在结婚前夕为母亲买的,当时还在包装盒里附了一张纸条“亲爱的妈妈,感谢您养育了我!”,母亲收了很多年,一直不舍得戴,又转送给了我。这些很多年不曾用过穿过的物件,有的来自母亲的收藏,有些来自自己的。偶尔翻动,里面包裹的往日时光,在脑海里再现,忽然觉得收藏旧物是高雅的趣味。
 
上网几年后,遇到真心待友的人,一次索要了我的地址,邮寄来几本他读过的书籍,翻开扉页,有他手写字的痕迹,谓之此书购于何年何月何日何地,以及购书时的喜悦心情。寥寥几句而已,却显示出主人的品味和个性。主人读书时,遇到喜欢的词句会用铅笔画出横线以做标记。书后来转给远方的我,我在夜里打开,认为不是一个人在阅读,而是身边还有朋友相陪,此时的心境,是想浅酌一杯的。

喜欢的东西常带在身边,每天背一硕大的兜子出去,晚间再背着回来,不顾及背包的沉重。不过是一本书,一本笔记,一台手机,两串钥匙,一枚身份证,零钱无多,只够当日购物所需。生活如此有条理,全在于书是旧的,钥匙是旧的,身份证也是旧的,旧的东西总比新的沉,新的轻薄,旧的厚实,怕是旧物里面多了几分往事苍茫吧。我们启开这些物件,一嗅到里面的味道,如同饮了米酒,酒不醉人人自醉矣。

139那个手机号用了十多年了,还是不肯更换。大概可以归为恋旧的人众一类。喜欢的旧物也舍不得丢弃,一件一年前被赠予的灰色金菊羊毛衫始终留着,其实一年因了季节也穿不了几次,那一日翻捡出来,挂到阳台上晾晒,款式已不流行,却仍是喜欢。

所有的旧物从不因主人的忽视而甘愿沉沦,它们只在暗处发光,散发岁月给予的沉香。前些日子,见母亲收拾衣柜,一床红丝线钩织的床罩赫然入目,拿起来仔细瞧,原是二十多年前母亲买的,床罩中间是一朵硕大玫瑰花,周边是一排排小玫瑰,每朵玫瑰都花瓣儿重叠怒放,凹凸有致,呼之欲出。我捧在手里许久舍不得放下,母亲便会意地笑着说,你若喜欢就拿去吧。听到此赦令,我立即雀跃着抱过来。

在耀眼的午后阳光下,展开它,铺在我的床铺之上,床罩上的玫瑰全部将花瓣儿打开,我闭上眼睛,深深呼吸,觉得自己又回到青春时节,母亲坐在案边低头做活儿,我坐在她身边写作业,母亲身上的味道是甜的,脸上的微笑也是甜的。那一刻的情景,永远镌刻在我的脑海里,不忍忘却,也不会忘却。

对旧物的感情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明白的。

以前读过的书籍,放在曾经住过的地方,前段时间回去时,偶然看到它们,内心一阵酸楚。

不是感伤,而是,时光流逝,多少人聚散离合,它们依然在原地等待。

手指抚过,就像抚摸当年的岁月,青涩,敏感。

种的植物,都死掉了,盆子还在窗台上放着。每次总会望几眼。时光总无情,旧物却常在。

感情会变质,因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人山人海,知心一二。

旧物,多么像一个故人,每每回望,就望到了从前的岁月。

属于自己的一段印记,遇人或遇物,倾心相待,总有岁月可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