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湖南省永州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永州市公安机关以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依法对深圳市善心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天明等多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同时,经检察机关批准,全国多地公安机关也以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罪名对一批犯罪嫌疑人依法执行逮捕。
经查,犯罪嫌疑人张天明等人以“扶贫济困、均富共生”、构建“新经济生态模式”为名,故意歪曲国家“精准扶贫”等有关政策,在互联网设立运行“善心汇众扶互生大系统”,同时以高额回报引诱参与人变相缴纳门槛费,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返利依据,引诱参与人继续发展他人参加“善心汇”组织,骗取巨额财物,严重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目前,已查明张天明等人非法获利22亿余元。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传销犯罪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严重扰乱经济社会秩序。公安机关将始终保持对传销等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请广大群众切实提高防范意识,不被“高额回报”诱惑,自觉抵制和远离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善心汇 ”被指涉嫌传销、非法集资
打着“扶贫济困、均富共生”口号,善心汇于2016年5月进入大众视野。
“善心汇”的宣传资料称其做了大量的扶贫帮困的工作,累计公益慈善救助捐款数千万元,扶贫济困达数十万人。
然而,如此“好”的机构,却早已被相关部门“盯上”——网上流传一份文件显示,辽宁省凌源市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发布,对参与善心汇集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今年3月,阿拉善右旗公安局巴丹吉林派出所在其“平安巴丹吉林”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题为《预警:阿右旗公安局关于谨防以“善心汇”为名的犯罪活动》的文章,文中写到:“‘善心汇’以精准扶贫等名义,以微信群拉会员收取投资费用等方式,以高额回报为诱饵,给群众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害。阿右旗警方提醒广大群众提高警惕,谨慎投资。”
4月28日,善心汇产业集团总部所在地的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商所一位负责人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对于善心汇,经开区相关部门已经在着手了解。
2016年年底,辽宁省工商局公平交易执法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善心汇”打着慈善、扶贫的旗号,通过发展下线来运作,已具备《禁止传销条例》规定的传销特征,涉嫌传销。

扒一扒“善心汇”的套路
打款行为称之为“布施”,收款行为叫“受助”。
每次投资需要1-2个善心币,每个币100元人民币。总收益分为投资收益和推广收益两部分。
投资收益怎么算?
在特困社区布施1000-3000元,7-10天后就有50%的收益;在贫困社区布施1000-3000元,7-10天后就有30%的收益;在小康社区投资1-3万元,3-15天就有20%的收益,在富人区投资5-30万元,3-15天就有10%的收益。在德善区投资30-1000万元,15-60天就有5%的收益。
不得了,闪瞎我的眼,小心脏收到了暴击,没有见过这么高的收益。请问要做什么投资或者生意,才能够有50%以上的利润率呢?单就看这个年化收益,就可以离它远点了,妖风阵阵。
然后呢,人家除了做庞氏骗局,为了加速传播,还搞了个传销制度,真的很“创新”啊。
推广收益为:第一代拿6%,第三代拿4%。美名其曰是跳级制。
收益方式换成人话说就是:你在最低级别(特困社区)投资1000-3000元,7-10天后就有50%的收益,在第二级别(贫困社区)投资1000-3000元,7-10天后就有30%的收益,在第三级别投资1-3万元,3-15天就有20%的收益……以此类推。
你拉人头进来投资就能成为第一代,就可以拿高提成。这种不就是传说中躺着赚钱嘛。两种套路,双管齐下,让“韭菜们”快点过来啊。

多方“打脸” 背景宣传引质疑
宣传资料中所提到的“科技局挂牌重点支持企业”、“‘命运共同体循环新经济生态系统’理论实证”又是怎么回事呢?
4月27日,法治周末记者联系到昆明市科学技术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善心汇”在昆明经开区有成立实体公司昆明善心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善心汇文化公司”),旗下还有昆明同创公司,也有旅游公司等实体企业,所以将昆明善心汇文化公司作为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试点企业;至于外界对它的质疑并不清楚。
工商资料显示,昆明善心汇文化公司位于云南省昆明经开区出口加工区第三城映象欣城A5幢27层A5-3001室,注册资金一亿元整。
“善心汇集团在昆明花一亿元收购了一幢楼作为总部,就位于云南省金融实践创新示范区内,将拿到金融牌照让落地合法化。”一位善心汇会员向记者提供了该栋楼的拍摄视频,大楼一面挂着“善心汇文化产业集团”的牌子,另一面挂着“云南省金融实践创新示范区”的牌子。
据了解,云南省金融实践创新示范区在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并启动建设。记者辗转联系到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该局相关负责人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该示范区与善心汇公司并无关系。
在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官网,记者看到一篇声明,标题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关于“善心汇命运共同体循环经济”虚假言论的严正声明》。该声明称,多个网站上刊登了标题为“善心汇命运共同体循环经济调研取得圆满成功”的文章,文中提及“研讨会由昆明经济开发区投资促进局主管”,此为虚假信息。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在声明中称,善心汇命运共同体循环经济研讨会为市场主体自身行为,与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无任何法律关系;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从未对善心汇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开展的任何事宜进行任何授权。
今年年初,由深圳市善心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支持的“善心汇公益基金”在京启动,当时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为主办方。不过,4月7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官网发布公告,称由于公众对于善心汇的经营模式存疑,自启动以来,该基金未开展任何活动;经协商,双方终止合作。
记者注意到,在一个善心汇拍摄的黄花梨庄园宣传视频中,善心汇讲述了黄花梨是其实体经济产业的重要部分。有观点指出,所谓种植和出售海南黄花梨,这种实体资产和营利模式看似存在,但是并不可能支付会员“倒腾钱”所滋生的利息,因为海南黄花梨现在还是幼苗,产生效益也要等上几十年甚至更久。
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徐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善心汇自称有房产楼盘,但楼盘地点、土地产权证,还有黄花梨林权证,很少有用户亲眼目睹;如果是正规企业,应开诚布公地把公司盈利和税收情况公布出来。

小编提醒:勿飞蛾扑火,识别套路!
“我衷心奉劝广大群众,不要再参与网上的这些项目。不劳而获是走不通的,不能长久的。”7月25日,“善心汇”组织者张天明对办案民警说。
小编也衷心奉劝广大群众: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贪恋、坚信自己不会是最终的接盘侠、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的观念,可是万一狼来了,孩子没了,本金也没了!
(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公安部官网、八九时讯财经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