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从多方面着手,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
时间 :   2017-09-08 07:1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澧县小渡口镇纪委 雷挺)党的作风建设是永恒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这说明,既要立足当前,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蔓延势头,又要着眼长远,强化纪律建设,使监督执纪问责成为常态。根据有关地区工作经验,加强作风建设常态化,应当重点从几个方面向前推进。
          
抓牢基础,健全基层规章制度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作风建设的第一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同群众联系更直接、更紧密,其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有的地方纠风系统在暗访中发现,一些基层单位工作秩序问题比较突出,工作人员仍然迟到、早退、脱岗,工作时间玩电脑游戏、网上购物、炒股等纪律松散现象。

据有关《分析报告》指出,40.6%的被访者认为“规章制度不健全”,是制约党员干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的因素,改进作风根本靠制度、靠规矩。要加强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制度,使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能够及时得到制止纠正,而且要健全完善县以上机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同时,还要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完善领导干部住房、办公用房等工作和生活待遇方面的制度规定,堵塞制度漏洞,推动作风建设源头防治常态化。
          
依靠群众,加强监督执纪问责
在有关《分析报告》中,60%的被访者认为“监督机制不完善”是制约干部改进工作作风的最主要因素,在所列多项指标中位居第一。
    
纪检监察机关要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仅依靠自身力量“单兵作战还不够”,还需要利用人民群众的“火眼金睛”来监督,让违纪违规行为无所遁形。要畅通监督渠道,加强监督举报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基层信访网络体系,及时收集、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确保群众能多途径对作风领域问题进行监督和举报。
    
各监察部门要建立健全监督举报平台,群众可通过举报网站、电话等多种形式举报身边违法违纪行为。由于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很多问题存在已久,积习难改,一些党员干部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识不深刻、落实不到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针对这些问题,按照省纪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应挑一些强势单位和公务部门,安排人员对账目进行审计。对于典型的案件要曝光。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防止老问题反弹、堵住新问题苗头。
   
要综合分析群众信访举报、政风行风满意度调查等情况,针对作风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坚持日常监督检查多频次、快节奏,重点检查节点化、常态化,社会监督不限时间、地点,对“四风”问题现行就查、露头就打,严肃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纪违规问题,坚决纠正不正之风。
              
落实责任,建立考核长效机制
    全面真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就要牵住“牛鼻子”,落实好党委的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抓好落实。同时,各级纪律检查机关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要种好“责任田”,履行好纪委的监督责任。 针对出现的问题,不仅要敢于“双规”一些部门的副职。纪检部门还要让一把手在有关会议上述责述廉。这个责,就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对于他们在述责述廉中提出的问题,还要做出整改方案,建立台账。
    
对“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分清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确保责任追究到位。作风建设要建设考核评价长效机制,将作风建设情况作为落实“两个责任”的重要考核目标,依托党风政风满意度评价工作机制,量化评估作风建设成效。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作风建设是一场没有结尾的斗争,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变种又会冒出来,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只有多策并举抓好作风建设,把好的作风内化为信念、外化为习惯、固化为制度,才能以优良的党风聚民心、汇民力、促发展。为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