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退休官员贪恋“余权”暴露权力约束短板
时间 :   2017-08-16 07:5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昨晚,闲来无事,上人民网浏览新闻,看见一则“齐齐哈尔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胡福绵被开除党籍”的新闻,就随手点了进去。进入新闻,文章一如既往先说违纪情况,然后再贴出简历。再快速浏览新闻后,笔者的目光落在新闻结尾“2012.6 退休”上。笔者不禁陷入沉思:退休多年后被查既是突出和磨砺我党的反腐坚决之心也是告诫和警示后人只有守住清正廉洁的底线,方可“好人一生平安”,更是提醒和告诉人们反腐永远在路上。

    
反腐没有“到站时”,即使过了5年、10年、20年都要追。据媒体不完全统计:1982-2012期间,省部级贪官查处152人。自十八大后,党中央加强打击贪腐力度,2013年查处19人,2014年查处61人,2015年查处78人, 2016年查处29人,四年累计共187人,超过前30年的总和,累计339人。 2017年1-4月落马省部级贪官又“贡献”24人,累计363人,在这363人中就有很多人是在退休后被查处。如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四川省原副省长郭永祥、上海市宝山区原区委书记姜燮富、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陈柏槐等。

    
从已查案件梳理发现,退休官员被查的原因主要分分为两类:一是在职期间以权谋私“闹得欢”,退休后被“拉清单”,例如齐齐哈尔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胡福绵就是这一类;二是自作聪明,自以为退休就是“软着陆”,想退休后“垂帘听政”或者“发挥余热”,利用在任时的关系网络和影响力谋取私益。对比两大原因,我们有可以发现,第一类的比例远大于第二类。所以在职期间以权谋私才是腐败的重灾区和偏重点,因此在职期间的权力约束才应是治理腐败官员的突破点和着重点。

    
权力限制既是对官员的约束更是保护。前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划红线、标底线,规范党员行为、保持态势高压,形成“不敢腐”的震慑和“不愿腐”的警醒。后有《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强调和重申了退休官员必须恪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自己的言行。这些条例和意见本意是对党员干部约束和保护,让其保持规定动作不走样,以免踩红线、碰雷区,可仍有少数领导干部不以为然,退休后仍贪恋“余权”,利用“余热”,插手政治,公然违纪,最终“晚节不保”。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既然选择当干部,就要自觉遵守当干部的规矩。按党章等党内法规办,按党确定的干部标准办,按党的纪律办,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存在对干部进行苛求的问题。”对退休官员来讲,要求严一点,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改进作风、管理队伍的基本着眼点。“人心似铁,官法如炉。”法治之下,任何人都不能心存侥幸,更不能指望法外施恩,获取免罪的“丹书铁券”。当然,防止领导干部退休后继续腐败除了明列要求外还需完善监督检查机制,让退休干部时时刻刻在可监管的范围内恪守法纪底线。

    
权力有任期,清廉无时限。在位也好,退休也罢,都必须敬畏党纪国法,守住廉洁从政底线,方可确保“好人一生平安”。(通讯员 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