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份栏目
践行群众路线 破解信访难题
时间 : 2017-08-02 10:1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综合讯:(通讯员 梓金花)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推进,打虎拍蝇的力度不断加大,一个个“大老虎”被打倒,“苍蝇扑面”的局势有效遏制,群众对反腐败取得的成果拍手叫好,关注、信任、支持、参与反腐败的热情普遍高涨,这尤其是在信访举报工作方面体现的尤为突出。然而,近年来信访上访除不断增长外,还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越级访、重复访和群体性集体访乃至进京告状不断出现。有的动不动就聚众越级访,特别是在敏感时期的集中访,发展到人数众多、规模大、持续时间长。还有的行为激烈,拦路、挡车、堵门。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如此不寻常的上访问题出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党员干部脱离了党的群众路线这条“阳光大道”。
信访问题产生于基层,最终也得解决于基层。常走群众走的路,就会更加体验到群众生活的不易,更加了解基层一线的艰难,更加领会执政为民的深意。在这条路上,党员干部是拉车的人,推车的是群众,没有亿万群众的齐心协力,车不仅跑不快,反而有可能陷进泥坑很难拉出来。
常走群众路,要做群众的知心人。群众不在机关,也不在办公室,而在乡村、在矿山、在工厂、在企业。要想化解问题,那就的先了解群众,只有沉下身来多走、多看、多听、多问,走进群众中间,融入群众之中,和群众坐在一起拉家常,听听群众的“土话、实话、过头话”,跟群众说说“耐心、真心、知心话”,了解群众的急难盼愿,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从为群众解决“实在事”做起,不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成为群众的知心人、好朋友、铁哥们儿,才能找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切入点。
常走群众路,要做群众的贴心人。基层工作者直接面对群众,基层干部对待群众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着群众对党的信任度。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明确一点:我们的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人民群众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是我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是最值得我们尊重的人。面对群众,要不卑不亢、不俯不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靠近群众,以真心的对待群众博得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常走群众路,要做群众的守护人。作为党员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和服务员,都应该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把群众的满意作为日常工作的最终目的和最高标准,积极维系好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之情,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当好人民利益的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