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国海证券“假章门”引发信任危机
时间 :   2017-04-24 21:34 来源:   百灵环保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总编 王振江

2016年12月18日,国海证券发布停牌事项进展公告称,自12月15日停牌以来,国海证券就对“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印章被伪造的事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根据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结果显示,相关涉事协议中加盖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印章与国海证券在公安机关备案的印章不符。公安机关已对公司被伪造印章案件立案。这是自停牌以来,国海证券发布的第三则澄清公告。12月14日,市场传出消息称,“国海证券一债券团队负责人张杨失联,他以 萝卜章 冒用国海证券名义进行交易,令廊坊银行代持的100亿元债券出现亏损”。(2016年12月19日《北京商报》)

12月15日“假章门”事件爆发后,国债期货5年和10年期品种主力合约遭遇史上首次跌停。随后在央行MLF操作提振之后,上周五债市一度反弹,但在本周第一个交易日,国债期货市场再次下挫,银行间债市现券也继续下跌。

早在2012年,最高院曾公报过一起“因员工私刻印章签约致他人受损,由公司承担责任”的案例,对于国海证券此次事件,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认为,这件事要分两种情况来看。一是如果确为员工伪造的印章,且员工本身在公司中已有一定的认知身份,经常代表公司对外出具合同,那么对第三方来说,即便这个公章是伪造的,他也有合理理由相信合同签署方就是国海证券。二是如果这个员工是临时工或者是刚入职,以前没有代表过公司签署过任何协议,合同相对方也是和该员工第一次接触,那么合同有可能是无效的,国海也是受害方,是被员工个人骗了,与公司可能没有太多直接关系。

2016年12月17日-18日,一份名为“关于国海证券相关债券违约处理的商讨会会议纪要”。内容显示,包括联储证券、五矿证券、联讯证券、华福证券、南昌农商行等在内的20多家机构,对国海证券给出的“涉事员工已离职”说法并不接受,大家担心国海证券是把锅甩给了“前员工”和“萝卜章”,这样一来,代持机构手中代持债券的浮亏就要自己补。双方在会议上的对话很有火药味,最终也没有得出解决方案。

针对“萝卜章”事件,国海证券(000750,股吧)(000750)12月22日日晚间发布停牌进展公告,国海证券与相关机构达成共识,认可与与会各方的债券交易协议,愿意与与会各方共同承担责任。有关债券由与会各方继续持有,其中信用债风险收益由国海证券全部承担。经了初步统计,涉及债券金额不超过165亿元。

2017年3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以“国海证券年净利降幅超四成 ‘萝卜章’事件亏5600万”为题,对国海证券再次进行了报道。报道说,3月27日,国海证券(000750)也加入了年报披露大军,亮出了2016年的家底。火山财富注意到,去年全年,国海证券实现净利润10.15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超过40%。其中,零售财富管理业务在2016年里占营收的比重也有不小的降幅。从最新披露的年报数据来看,国海证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8.38亿元、10.1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2.62%、43.36%。

对此,华创证券资管团队一位人士称:“这个事情,搞得市场跌成这样,相信大家都很难受。”

银河证券一位债券人士认为,债券代持业务在业内很普遍,但一直处于监管空白的灰色地带。“债券代持主要目的是增杠杆,带动市场,但机构风险加大。”

资料显示,一直以来,债券代持市场都是以机构间相互信任作为交易前提。债券代持的双方一般不签订书面协议,在操作上体现为正常的买卖交易。如果市场利率波动较大。代持期结束时回购价格产生巨额浮亏,不排除在亏损面前,赎回方单方面毁约的情况。如果发生纠纷,双方除了道德约束,难以维权。

北京一家中型券商固收负责人也认为,“媒体报道的国海证券管理混乱的情况属实”

国海证券公告称,广西证监局进驻国海证券开展工作,对其债券等相关业务进行现场检查。

由于近年来债券市场持续走强,类似国海证券出现的“假章”、前员工事件还是第一次发生。上述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这种事情打破了游戏规则,让市场每个人都担心对方毁约而集中挤兑,市场没有了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