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3任局长“接力”,6名班子成员被查,这个移民局太任性!
时间 :   2017-04-21 18:45 来源:   三湘风纪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6年时间里,前后三任局长前仆后继、班子成员上阵操作、普通干部职工威逼暗示,39名干部职工的目标只有一个:套取移民资金发福利。

 

慈利县纪委查处了县移民开发局套取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并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的违纪问题,三任局长、6名班子成员被查,涉案的39名干部职工中,13人接受组织审查;局党支部被改组。

 

2016年3月,“县移民开发局套取移民资金,违规发放福利……”的举报不断,引起了张家界市纪委的关注,市纪委立即要求慈利县纪委迅速展开调查。

 

时任县移民开发局党支部书记、局长刘忠等人,套取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并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的违纪问题,很快被查实。

 

“这是惯例,我们以前都是这么发的。”调查中,被调查人员一句不经意的话引起了调查组的注意。

 

“一查到底!”市、县两级纪委领导态度坚决。

 

调查组人员顺藤摸瓜,前任党支部书记、局长谷臣毅,再前任党支部书记、局长向佐彬在任期间类似的违纪事实逐渐浮出水面。

 

第一任局长

 

拉开“饕餮宴”序幕

 

2010年底,向佐彬任县移民开发局党支部书记、局长。为了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经班子开会“民主”商量,该局通过移花接木的方式套取移民资金10万元,给每名干部职工发放政策外购物券3000元,共计9.3万元。

 

从此,县移民开发局党支部为套取、私分移民资金开了个坏头,一场靠山吃山的“饕餮宴”上演。

 

第二任局长

 

爽快接下“接力棒”

 

2011年初,谷臣毅调任县移民开发局党支部书记、局长。刚开始,他并不知道有政策外福利待遇的“门道道”。

 

“年底了,该考虑干部职工政策外福利了,像烤火费、工会活动补助、会议结余补助、食堂经营节余补助等,都是惯例性发放,一来大家都高兴,二来资金也有来源,可以在移民项目资金中运作,没问题的。”2011年底,“足智多谋”的分管财务的副局长彭永洲适时向谷臣毅提出建议。

 

“给每名干部职工发放3000元购物券,其他待遇1000元……”谷臣毅爽快地接下了这个套取、私分移民资金的接力棒。

 

在局长的“给力”下,从2011年-2014年3年多的时间,该局套取移民资金87万元、行政及其他经费22万元,以春节开门红、食堂结余补助等名目累计私分91.7万元。

 

第三任局长

 

老政法也没挡住“惯例”

 

2014年8月,刘忠由县委政法委副书记调入县移民开发局任党支部书记、局长,其在政法部门工作多年,然而也没能阻止“用福利打开局面”的“惯例”。

 

“新局长到任后,应有新气象、新待遇……”2014年11月的一天,刘忠在食堂吃午饭,部分干部职工议论,故意让刘忠听到。

 

“以前每年年底都会给干部职工考虑发点福利待遇,今年是否比去年多一些,局长就看您的了!”在年底一次班子会上,有几个班子成员干脆直接撂话。

 

对于这些福利待遇,初来乍到的刘忠一时感到有些意外,可是见其他班子成员也持同意意见,思考片刻后,刘忠当场拍板:“年底比去年多发一点,别像以前一样藏着掖着的,今年给每名干部职工发放3000元购物券,其他待遇2万元。大家公正公平,这样有利于‘团结’。”

 

2014年8月-2016年3月,仅1年多时间,该局就套取移民资金96.7万元、单位行政经费18.7万元,共计违规发放福利87.6万元。

 

39名干部职工人人有份

 

在这场“饕餮宴”上,该局可谓是上山打猎人人有份,班子成员全部出动,财务人员、业务股长直接操办,干部职工,连同已退休人员、拟调离人员人人有份,全局39名干部职工全部涉案,个人违规所得高的达12万元,少的也有2万元。

 

2014年年底,该局召开班子会讨论干部职工福利待遇,决定以拨付县芙蓉实业蔬菜基地生产扶持资金的名义购买购物券,班子成员朱金化、刘双全、牟家卫、赵小霞、刘任权均表示同意,最后经时任局长刘忠同意,安排朱金化具体去经办这件事。

 

刘双全代表县移民开发局和芙蓉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拨付生产扶持资金协议,移民项目资金报账审批栏有规划计划股股长签的“核”、后扶股股长签的“核”、纪检员赵小霞签的“同意”、分管领导刘双全签的“核”,领导审批一栏有局长刘忠签的“同意”,通过此方式套取移民资金13万元。

 

就这样,从2010年底-2016年3月,该局采取虚假拨付产业扶持资金、大库放养资金等方式套取移民资金190余万元,给干部职工违规发放福利180余万元。

 

有人扬言不发福利就告状

 

2015年上半年,慈利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和刘忠谈话,要求其管理好移民项目和资金。

 

面对领导的提醒和告诫,刘忠有所警醒,回去召开会议,表示今年不再违规发放福利。

 

“不发怎么行?如果不再发放,我们就告状。只要发了,以后查起来我们坚决不说,我们可以发毒誓!”部分干部职工步步紧逼。

 

有“软肋”在身的刘忠就这样屈服了。

 

“移民资金是血汗钱,沾不得;移民资金是救民钱,贪不得;移民资金是高压线,碰不得。可是,我沾了、碰了,结果呢?头破血流……”2016年,当这场“饕餮宴”狼狈落幕时,刘忠才幡然悔悟。

 

执纪者说

 

作为慈利县移民开发工作的主责单位,掌管全县移民开发专项资金,县移民开发局长期以来“靠山吃山”的“潜规则”大行其道,涉案金额之大、涉案人员之多,令人咋舌,其中暴露出的责任落实不力和监管缺失令人警醒。

 

党组织“失位”,缺乏担当精神,没能严格履行好管党治党责任,屈服于以往的惯例,慷公款之慨、迎下属之好。纪检监察组织长期“缺位”,连续三届党支部的纪检员,在县移民局长达6年的“腐变”过程中,好比“泥胎木偶”。班子成员“错位”,面对既得利益,出的尽是“馊主意”,形成套取移民资金决策一边倒的局势。这些,不得不引起重视和关注。

 

认真总结反思,深刻汲取教训,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把保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整治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点,层层传导压力,加强督促督办,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慈利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侯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