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首先来到红卫村,湖南洋利农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莉的“高效农业”项目就在这里,2000多亩荒坡地已经焕发出勃勃生机。
珍稀而广袤的土地,是拿来与其它企业合作进行非农用途开发?还是发展高效农业?前者融资快赚钱也快,后者周期长见效慢,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杨莉选择了后者。她种植黄枙子等高效经济作物,将荒坡地开发打造成“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带动农民靠“新农业”增收致富。
走进黄秀农耕文化园,该园又称同心生态科技园,这里鸟语花香,空气新鲜,园内林木繁茂,果林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的根雕馆、民俗馆初现雏形,多功能健身房拔地而起,其它配套设施也在紧张施工中……
黄沙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费时铭告诉记者:黄秀农耕文化园是一个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业科技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科技园。该园实行公司化运作,全力打造“农产品加工、无公害种植、生态养殖、休闲健身、花卉苗木、农村城镇化建设、爱心传递”七大功能区,旨在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加快农产业结构调整,拓展农业发展的新空间。
费时铭说:同心生态科技园成为了大学生实验与创业的平台,实现了原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更具前景的是可以发展生产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建立放心食品基地,打造绿色品牌。该园充分发挥自己的信息网络中心的作用,为股东、会员、学校、酒店、机关团体等配送各自所需的放心食品。
生态离不开绿色,绿色少不了茶叶。记者慕名来到黄沙街茶叶示范场进行探访。春暖花开,嫩芽萌新,记者走进茶园,放眼望去,满山遍坡的茶树,郁郁葱葱。随处可见一群群采茶农妇,头戴草帽,身着各色衣裳,斜挂茶篓,双手翻飞在茶枝间。赏茶、品茶、聊茶,茶场的片片叶叶,青翠欲滴,让人流连忘返。
该茶厂是湘北最大茶叶示范场,已有52年的历史,由著名茶叶专家,全国农业劳模刘先和、肖玲夫妇研制,曾被定为钓鱼台国宾馆招待外国元首的礼茶,荣获最高质量奖——国家优质产品奖,四次获部优、五次获省优金奖,2006年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2007农博会金奖,同年获得“湘茶杯”金奖,被誉为湘北茶业第一品牌。
茶场现有核心茶园基地4000余亩,茶叶年产量达1000余吨。采茶高峰期,每天可收购新鲜茶叶8000余斤。拥有名优绿茶、黄茶、工夫红茶、黑毛茶等四条初精致加工生产线,精心加工生产的岳阳黄茶和洞庭春绿茶系列驰名中外。
徜徉于馨香氤氲的茶乡,躬身穿行于茶林田陌之间,记者深深体会到了“纵情山水间,茶亦能醉人”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