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闫进堂)思路清、认识明,才能行动快、脚步稳、成效显。岳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发展建设的战略决策,是全新的发展理念,也是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岳阳经开区财政提出了更高、更强的要求。
岳阳经开区财政局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战略工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心一意抓项目,心无旁骛谋发展,不断全面提升了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2017年首月,我区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3亿元,同比增加4111万元,增长12.4%,其中完成地方公共预算收入1.58亿元,同比增加4681万元,增长42.2%,顺利实现了首月财政收入“开门红”。
树立财政意识 创新服务理念
财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财政部门是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是新形势下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社会进步的的“助推器”、和谐共进的“稳定器”、平衡利益的“调节器”。
我局紧紧围绕“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发展战略和“四个倍增”目标,勇做“创新的排头兵、开放的新高地、发展的火车头和建设的主战场”,着力做大经济总量、做亮创新名片、做优发展环境和做实要素保障。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培育发展新动能上强支撑,在提升城市品位上出实招,在强化民生保障上下大力,在加强自身建设上要效率,全力推进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作为财政部门,必须树立“为民理财、促进发展,为民服务、促进和谐”的财政理念,把握重点、攻克难点、强化弱点、关注热点、提升视点,清晰看点,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作用,保持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进一步做好新时期新阶段新需求下的财政工作。
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在于谋划,谋划在于实践,实践在于对形势的把握。从实践出发、从实际研判,我局应确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完善制度、分类管理,赢得支持、树立形象”的基本思路,以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崛起进程、实现富民强市为主线,以保障民生和促进社会进步为落脚点,准确分析形势,把握工作主动权,立足服务“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发展建设,发挥财政“点调控”优势,推进了产业调整、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
经开区财政局紧扣“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发展战略,积极推进规范财政、效益财政、活力财政“三个财政”建设,以积极落实各项财政改革为主线,以夯实财政增收为基础,着力优化财政支出,全力组织财政收入,大力保障民生和重点项目资金需求,超额完成了全年财政工作目标任务,保证了财政事业的平稳向好发展,为经开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2016年,经开区完成财政收入34.1亿元,同比增长13.05%,收入总量和税收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增速居全市第三。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5.3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增长7.44%;非税收入完成8.8亿元,税收占比74.19%,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6858万元。
把握财政目标 完善管理机制
经开区财政局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理念,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发挥财政精准调控的优势,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针对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严峻形势,坚持站位全局,及时转发中央和省市关于稳增长调结构财政政策措施,抓住影响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积极研究应对措施,当年盘活各项存量资金8000万元,筹措各项建议资金35亿元,积极支持临湖公路建设、白石岭还建等一大批民生项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开放招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要求,经开区坚持把支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多方筹措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全年共计投入建设资金42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局成立服务企业领导小组,研究制订财政部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服务企业月例会制度,构建服务企业长效机制。主动与发改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加强项目包装和申报,积极帮助企业申请项目资金,及时兑现纳税大户优惠政策,全年为7家中小企业提供过桥贷款1.17亿元,解决中小企业燃眉之急,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动产城互动发展”,是我局的又一重大举措。经开区认真落实促进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发展的各项财政扶持政策,积极为湖南科美达、道道全粮油引进专项建议债券1.3亿元,加快产业集聚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全年为现代装备制造园筹集资金4亿元,提高承载和服务能力,形成集群效应。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支持南湖污染治理,环卫所设施增质,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狠抓资本监管 确保项目建设
2016年,我区共筹措各项建设资金42亿元,有效保证了一大批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工、建设、竣工。我区参股的岳阳市中小企业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共为开发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368笔担保业务,共计14.7亿元,通过精心的资本运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今年,我局借力“四大会战”发展契机,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化财政服务,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提速。区财税部门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企业了解经营状况和发展规划,摸清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统计、研究分析;先后赴长沙、宜昌、九江等地产业园区,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提出加强财源建设支持发展的新思路,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等专项资金,集中财力、突出重点,投入2亿元专项用于产业发展、人才引进和招商引资等工作;与区招商部门一起,多批次赴长沙、深圳、珠海、洛阳等地,参与防水新材料、汽车零配件、计算机研究所、建设大厦、金融大厦等一批项目考察调研、对接洽谈,探讨项目支持政策,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协调帮助科美达电气争取国开行专项建设基金6800万元,支持百利科技和道道全成功上市登陆资本市场,中国邮储银行岳阳分行总部建设顺利推进。
我区实施标准化政府采购档案管理以来,全年完成采购项目立项406个,同比增长124%,采购资金申报总额14111.66万元,同比增长85.15%,进入政务中心采购的项目为103个,同比增长186.11%。2016年共拨付上级专项资金2014.28万元,拨付本级扶持企业专项资金7714.27万元,资金审批手续完备,程序规范。继续给予规模为1 万亩的全国茶油建设种植示范基地予以支持,目前项目总投资完成1987万元(其中财政资金320 万元),建成示范茶园近4000亩;支持疏浚沟渠 4 公里,埋设低压地埋管道11.25千米,埋设地埋线1.79千米;硬化道路13.6千米,硬化田间道路12千米。2016 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安排80个,项目投资3092万元。
我局有效解决了在建工程如北港小学、临湖路征拆、三荷机场征拆、现代装备制造园、枣子山路等大型项目面临的诸多难题,为项目进程的推动起得了积极作用。对如临湖路征拆、三荷机场征拆、枣子山路征拆、木里港等重大征拆个案项目采取“五方核定现场签字”制,有效地缩短评审时间、简化了工作流程,确保了数据统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全年共接受个案评审300多个,这一创新改革方案得到了区工委领导及项目单位一致好评。
强化监督检查 规范资金管理
我局督促全区包括二个乡镇、三个管理处共计44个预算单位进行了自查申报,并抽查了区宣传统战办、发改局、劳动局、党群部、监申桥工业园、金凤桥管理处等六个单位机关运行经费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查出了部分单位公务用车未执行定点维修制度、违规发放加班补助和奖金、超标准列支业务培训和差旅费补助、原始凭证报账附件不齐等问题,将检查情况与六个单位分别进行了意见交流,提出了整改意见,责令限期改正。并将违规发放到个人的加班补助、会议费、奖金收回,退回区财政,进一步规范了财务管理,严明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法规法纪。
对金凤桥管理处2015年度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及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重点审计了金凤桥管理处机关、财政所、国土执法大队、劳保站、计生站、爱卫办、敬老院及枣子山项目部、汇一汽配城项目部、北片工业园项目、富兴地产项目部和临湖公路项目部,收缴违规违纪资金9万元。多次对接金凤桥管理处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等制度层面的设计和执行情况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并提出了相关的整改意见,督促其限期执行,对促进单位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起到了良好的督促作用。
我局还配合区纪工委、各科室协助财务审计多项,并做好上报省市的检查,包括资料准备、报表填写及书面意见交流和问题说明等。配合完成“雁过拨毛”、财政专项支出进度检查、非税收入检查、纪委交叉检查等省市区规定的专项检查项目,印发《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系统“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交叉检查方案>的通知》(岳经开财发〔2016〕20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分配强化财政资金跟踪问较,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针对村级财务对于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并向上级部门作出了详细汇报。
财政发展需要新思维,财政改革需要新动力,我局将进一步理清思路、明晰目标、提升状态、真抓实干,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努力做好岳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