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特约记者 廖尚刚)在一年一度的春耕大忙季节到来之际,为激发交流脱贫攻坚和农业生产经验,用传统的迎新形式祈望新一年风调雨顺,2月14至15日,贵州黄平县重安镇黄猴村拐子路隆重举行首届革家“踩亲节”,来自贵阳、凯里、等地的旅客欢聚一堂,共同欢庆这个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自由恋爱”活动。
“踩亲节”,又叫芦笙集会。按枫香寨廖氏家族先民的遗承,每年新春来临,阳光普照大地,万物春生到来之际,人们都要以载歌载舞形式举行跳笙活动,一方面是祈望一年中风调雨顺,人丁兴旺,五谷丰收;另一方面是人们利用节日活动,给革家未婚青年男女提供自由恋爱和择偶的机会。如“踩亲节”开场后,在芦笙坪上吹笙跳舞的后生,几十人围成一个或数个大圆圈,各自为阵、划地作台地吹笙跳舞。每对吹笙的青年男子身后都有2~6人不等的异姓家族姑娘跟着踩芦笙。人们通过芦笙舞来传递恋爱信息,达到沟通情感的目的。在吹笙踩舞中,若前面的吹笙人中意身后跟随步舞的某位姑娘,就有意地轻踩一下她的脚尖。通过这种示爱的探试,如果这位姑娘不接受后生的爱意,就佯装不知,不予理睬。若她喜欢上了吹笙者,就用手轻轻在他的背上拍一下。这种踩脚拍背的无声信息增进爱情和追求恋人的习俗,革家人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次黄猴村拐子路寨举行迎新“踩亲节”,在该寨子还是历史上第一次。
今年拐子路寨的“踩亲节”,是由黄猴村革家民族文化保护分会廖永斌、廖银贵等人自发组织并由村民集资举办而成。在为期两天“踩亲”活动中,举办方除了开展踩芦笙比赛、对歌赛外,还融入了时政歌谣、现代歌舞等赛事,如以传统民歌民谣唱计生、歌颂改革开放和激励群众奋发图强奔小康等。其中野落村代表队的《再生一个胖娃娃》,反映出国家二胎政策放宽后,人们还想添增一个儿女的喜悦;李阿莽等人的《家庭人口要计划》唱出了提醒育龄夫妇要少生快富的心语。此外,在集会赛事中,人们还欣赏到精彩的踩芦笙、广场舞、斗鸟、斗鸡等、斗牛、对唱山歌和情歌等,来自凯里、贵阳等地区的旅客和当地10余个革家村寨的群众不但用各自的歌舞来展示才华,更多的青壮年男女还在会场上纷纷交流过去一年的脱贫攻坚收获和盘算2017年度的各种致富计划。
集会活动期间,黔东南革家民族文化保护协会还到场指导和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