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网讯:(特约记者 廖尚刚 通讯员 温婷婷 王韦康)2016年4月,素坤同志作为贵州省水利厅派驻黄平县扶贫工作队的一员,来到旧州镇舞阳河畔大碾房村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在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帮扶工作中,先后为村里整合和申请了2000多万元项目资金,并在村里建立了农业开发公司、合作社、精品水果基地和修建了一大批农田水利设施,使大碾房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巨大变化。
一、不怕陈见,沉下身子,以踏实的心态抓好驻村工作。
谈及在驻村工作,素坤同志已经算是一名老将了,在过去的10多年时间里,他先后到水城、丹寨、望模等地开展驻村和挂职工作,因此他对农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有着一股强烈的责任感。过去,一些干部因进村帮扶不是按步就班,就是走形式,使村支两委非常反感。素坤初到大碾房时,也曾经遭到村干部的冷眼。记得他第一次来到村委会报到,村领导也以为他还是那种“走读干部”,就很草率将素坤安置到一个简陋的作坊里,还隔着100多米处的鱼棚说:“如果要方便,就到那里解决下鱼塘行了!”刚到村里时,由于没有自来水供应,素坤还跑到浑浊的河沟里洗漱了两个多月。尽管驻村环境艰苦,他却没有怨言,在进组入户开展走访遍访和调查研究中,苦思冥想如何才能把集体经济和民众的脱贫攻坚工作带动起来。
素坤既是大碾房村同步小康驻村第一书记,又是黔东南州委任为中共黄平县委常委、副县长,同时还担任贵州省水利厅驻黄平县工作队的副队长,这些重任使素坤倍感肩上的担子不轻。2016年,他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首先把抓好党建促动村级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他积极组织村支两委以政治理论学习为先导,结合大碾房村党员结构、文化层次、年龄差异等实际情况,制定党员学习教育制度,用学习来推进党建工作。他还邀请了省水利厅原厅长朱开茗同志到村里为党员上党课,讲述党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历史意义,把党的好声音传达到每位党员的脑海里。同时,他带领全体驻村干部与村支两委一班人马,进一步完善了村务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上,并在村里组织开展学法、用法和守法活动,使全村2016年度的矛盾纠纷仅发生15起,与2015年的30余起相比,下降率达50%,村里的社会满意度和幸福感得到了提高。此外,素坤同志还牵头抓好村里的多彩贵州文明行动,多次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义务清理红梅河生活垃圾和整治村组白色污染等,使大碾房村的环境卫生有了很大的改观。
二、上下奔忙,牵引项目,奋力推动精准扶贫工程建设。
2016年素坤同志依托省水利厅的资源优势,为大碾房村谋划编制了18个项目帮扶方案,匡算投资6000多万元。为了让群众了解和学习各种适用技术,2016年10月,他组织村支两委和种养殖户60余人次,先后到贵阳青岩、乌当、修文、施秉等区县学习种养殖业、集体经济组织和农副产品营销等,多方为村民的创业发展找到了经济发展的谋划参考。为了让村级产业下一步在发展中有长期和稳定的销路,素坤又邀请了贵州三泓药业公司、贵州众一中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易农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到大碾房村考察,为村里的中药材种植结成了长期的购销合作关系。针对大碾房村青杠树100多户居住高海拔山区,长期难以脱贫和生存发展的村民,经过多次的动员和宣传,使这些山民从1000多米的深山里搬迁到城镇移民区里,使村民实现了搬得出、能发展、有希望。为振兴村集体经济,他与村支两委将全村闲置的水利资产注册后,组建了“大碾房村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开展承包水利、农产品购销等业务,使大碾房村在2016年就实现了集体经济“脱壳”。在完善村级自来水的维护和管理上,他为村里开发公司申报获批77万余元启动和实施两个工程项目,让全村在一两年内全部享受到水事扶贫的实惠。同时还为这两家养殖户争取上级20万元帮扶资金,解决了特种养殖的用水困难;请求省水利厅资助35万元,在村里的麦地湾修建了2500多米的分洪渠,使300多亩农田从此免遭了常年山洪暴发的洗劫;;2016年重阳节,素坤还筹集资金首次在大碾房村组织217位70岁以上老人聚集一堂,让老人们在共叙夕阳话语里,为他们提供了丰盛的会餐,使这些饱经风霜的老人非常感动。
2016年,素坤通过以勤思考、谋发展和为民谋利不怕累的精神,赢得了各级部门的理解和支持,2016年先后共为大碾房村落实两岔河水库除险加固县级水利项目、精品水果项目、村级水利、移民局扶持、农行帮扶、财政一事一议机耕道建设等项目和各种捐赠款项达2047万元。
三、亲民之情,助农之心,与山区贫困群众结成帮扶情。
随着素坤在大碾房驻村与群众的亲密接触,村民把他当成自家的亲人来看待,有什么想法和疑难都喜欢通过电话或到村办公室找素坤咨询和探讨。如村民冯朝安有养殖野兔的想法,但在把握不准市场行情下找到素坤,他通过几次跑贵阳野兔养殖公司考察发现存在一定风险后,就说服冯朝安改变养野兔为养生猪,为冯家避免了引进野兔种苗有可能带来的损失;离任老村干陈光富因待遇问题,也主动将意见向素坤反映,使这位老村干的积怨得到了化解;每逢当地民族节日节庆,群众都喜欢叫素坤去作客。如2017年春节到来之际,许多农户都为邀请素坤去他们家里吃“泡汤”(杀年猪餐)不到而败兴而归。如青杠树的杨胜明家一直等了素坤两个星期无望后,才无奈将大肥猪杀下。素坤也就在这种“失信”并欠下群众的热心账中,使冯朝安、刘昌裕等10余户农户在多次邀请和期待无果之下,也只好纷纷将自家的年猪屠宰上架熏烤。
自从进驻黄平县大碾房村开展帮扶工作以来,素坤同志在竭心尽力中已为村民启动了许多富民工程,在群众的口碑下,各级党委、政府并没有忘记这名长期从事驻村工作的水利干部,素坤因此还被推荐评为“贵州省扶贫工作队十大新闻人物”。然而对于这样的褒奖,素坤同志从内心上却感到不安。因为他认为,大碾房村目前还有不少贫困户犹如嗷嗷待哺的婴儿,需要自己与村支两委和驻村干部们共同去哺育、去拉扯。正如大碾房村老支书对他期望的那样:工作和事情已经做了不少,不过下一步村里需要他来带头完成的致富大业还有很多!对于这些厚望,2017年新年伊始,素坤又在谋划新一轮驻村帮扶事业中忙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