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份栏目
转换帮扶观念 发挥造血功能__ 贵州黄平县开展“双脱”工作扫描
时间 : 2016-11-11 07:4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特约记者 廖尚刚)今年以来,贵州黄平县在开展以主攻集体经济“空壳”村和帮助贫困党员脱贫的扶贫帮困活动中,变以往的“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化”帮扶,有效推动了“双脱”工作的扎实开展。目前全县已完成“空壳村”销号达102个,占目标任务数的87.93%;完成贫困党员销号1572人,占目标任务数的85.81%。这些空壳村和贫困党员贫困状况在明显改善背后,凝聚着各级党政部门、驻村“第一书记”和“暖心秘书”一份份焦灼帮扶之情。
黄平县是贵州省50个极贫困县之一,全县不仅有许多村级集体经济仍处于“空壳”状态,而且也有一大批党员家庭还在贫困线上挣扎。针对这些状况,中共黄平县委、黄平县人民政府在2016年拟定集体经济“空壳”村脱壳任务数是116个,贫困党员脱贫任务数为1832人。为使“空壳村”和贫困党员到年底全面实现“双脱”工作的目标任务,该县要求有关责任主体和帮村单位以及驻村工作组在明确帮扶措施和工作时限的基础上,将“双脱”工作列入乡镇、部门和驻村干部的考核内容,一场合围“双脱”的攻坚战从今年年初就轰轰烈烈地展开。
黄平县各乡镇在想方设法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和大力帮助贫困党员脱贫致富的工作中,千方百计从拿出各种硬措施、硬办法,收到了吹糠见米的效果。如:谷陇镇结合产业发展抓“双脱”工作,组织实施发展5000亩糯小米,4000亩稻田养鱼,3000亩烤烟,2000亩线椒和1村建立1个村集体牵头主办的专业合作社的“54321”产业党建工程。产业项目在贫困党员中覆盖达50%以上,为党员脱贫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指导成立23个村集体专业合作社中,使14个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和173名贫困党员已实现了脱壳、脱贫;野洞河镇指导成立万丰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募集资金10万元,使村级集体经济获得了振兴。同时帮助老王屯村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注入村集体合作社,指导下坝村引进浙江省龙香御林林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规模5000亩龙脑香樟基地,等等;浪洞镇在为大冲村申报养牛项目并成立合作社后,发展黑毛猪养殖100余头,精品水果140余亩,并指导勤龙村发展稻田养鱼8000余尾,还协调搭建了6个蔬菜大棚;一碗水乡指导杨龙坪村从云南引种优质核桃560余亩,指导印地坝村筹建30个蔬菜大棚,同时还为村里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一碗水村天合中药材种植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引进中药材新品种上,发展了近百亩的白芨、天麻等药材种植;纸房乡指导天马村通过村集体土地流转,顺利实现增收4.3万元。同时指导向心村将村集体土地流转给村民经营,实现增收2.1万元。
这今年的“双脱”攻坚战中,各帮村单位结合各自的工作业务和联系帮扶村实际情况,认真落实“三级联扶”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并抓好落实,为推动联系帮扶村的“双脱”工作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如:县委办帮助十里桥村创办“黄平农禾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黄平县农友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实施新州镇十里山鸡和稻田鱼两大产业项目。今年还完成了100亩稻田养鱼基地建设、15.2亩集体水库流转,预计帮助村集体经济创收8万元;县政府办帮助旧州镇岑花村创办永菊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协调出租滚龙坡一号、二号沙场和香松坳彩瓦厂场地租金2万元,并为贫困党员田应华协调“特惠贷”支持创业,养殖山羊70只,家庭经济收入达6万多元;县财政局帮助新州镇新庄村创办专业合作社1个,建设停车场1个,协调5万元帮助发展元胡25亩。同时明确了12名党员领导联系帮扶贫困党员,帮助党员潘成安成立了圆梦小康生态专业合作社,养羊规模达到220头;县委党校帮助浪洞镇桦稿村建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提供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引导村“两委”出租300余亩集体山林,帮助村“两委”争取190亩猕猴桃种植产业项目、300亩稻田养鱼产业项目。通过结对帮扶,帮助5名贫困党员实现异地就业;县发改局帮助谷陇镇凤山村创办村集体专业合作社,支持稻田鱼苗5000余尾发展养殖,并落实专项资金1,2万元帮助发展特色小米种植;县国土局资助1万元帮助新州镇中心村茶园创办冷屏山种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党组+支部+合作社+农户”方式,向养殖户发放猪崽146头,规划养鸡2000余只,养猪1000余头,稻田养鱼100余亩;县水务局帮助翁坪乡王家村发展种养殖业,其中帮扶鱼苗500公斤,复合肥5000公斤,并对发展种养殖的12户群众开展种养技术帮扶。目前,该村发展黑毛猪能繁母猪102头,种猪5头,猪仔1000多头,肥猪300多头。同时发展稻田养鱼100亩,发展小米种植100亩,实现产值达150万元;县红十字会帮助新州镇窝田村创办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发展猕猴桃150多亩、桃子改良种植50多亩,协调项目帮助村级集体经济创收3.2万元;县妇幼保健中心投入2万元帮扶新州镇茶山村,发展元胡50亩,并争取帮扶资金31万元,为村里申报成立仫佬酒业发展合作社,引导59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县卫计局帮助重安镇半山村协调资金30万元,其中20万元投入生产半山米酒,10万元投入发展500亩金银草种植。半山米酒合作社按每公斤提成0.l元返给村集体,每年至少为村集体创收2万元。同时,村里按村民种植金银草每亩提成200元,每年至少为村集体创收8万多元。
如果说乡镇和部门是今年黄平县在开展“双脱”工作的引领团队的话,那么驻村工作组就是这些团队中的骨干力量。因为驻村干部在基层里主动担起脱贫攻坚重任,为“双脱”工作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如:谷陇镇翁勇村驻村工作组结合该村实际,帮助谋思路,找政策,帮助收回水库、开展土地流转或入股等,拓宽了村级集体经济门路和贫困党员的收入;重安镇五福村驻村工作组为村里引进黄平县农博翔牧业公司,采取“公司+支部+农户”以订单农业方式在小冷屏种植金银草。村里按每吨草10元的标准收取提成,进一步盘活了集体资金;新州镇十里桥村驻村工作组指导成立农友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农户+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使村集体经济收入获得了长期的保障;旧州镇波洞村驻村工作组引导村民依托朱家山、舞阳湖旅游资源发展以葫芦湾烧烤农家乐一系列旅游作为经营点,并帮助筹集资金50万元投入集体合作社发展烧烤项目,并引导贫困党员加入合作社后,每年将享受了年底分红的“渔利”;平溪镇大寨村驻村工作组引导村两委利用村内的土地、森林、水面、旅游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创办村级集体经济实体等,通过蔬菜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大肉姜、流转林地、发展冷水鱼养殖和垂钓等,并对16名贫困党员制定具体帮扶措施,使5名贫困党员通过转移就业实现脱贫,3名贫困党员通过大病救助、低保兜底实现脱贫,7名党员通过扶贫贷款、发展稻田养鱼等,目前已经走出了贫困的区域;上塘镇碗厂村驻村工作组通过发展香菇加工厂、蛋鸡养殖场、经营集体公益林等,通过发展产业帮扶、技术帮扶、培训帮扶、动员致富带头人带动等方式,使一批贫困党员在工作组的帮助下,开始找到了致富的园地;一碗水乡一碗水村驻村工作组帮助村里运用1310亩发展黄秋葵、中药材、绿化苗木、水果、烤烟等种植,同时还养殖土鸡4000只,肉牛60头,不但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广开了渠道,而且通过综合救助、发展产业和政策兜底等措施,使5名贫困党员得到了彻底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