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谈话提醒”是一味及时的“良药”
时间 :   2016-10-12 14:0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通讯员  梓金花)近日,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在省一级开展谈话提醒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省委常委班子和省级领导干部带头,以上率下、作出示范,带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认真做好谈话提醒工作。

     小毛病不及时防止就会变成大问题。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成绩硕果累累,一大批“老虎”“苍蝇”受到党纪政纪法纪的处理,一方面这反映出我国反腐败力度空前强烈,成绩突出,但从另一个方面则暴露出一些政策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运用,效果不明显,例如时常看到新闻节目里,落马贪官责怪组织没有提醒的案例。“约谈提醒”是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是党内监督的一项基本制度,更是预防腐败的一种手段。不可否认,没有任何一个人一开始就想当坏人,党员干部也不例外,最初他们也想好好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廉洁为官,然而长期收到不良风气影响,渐渐染上了“风寒感冒”,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最终“无药可救”。试想,假如在小病变为大病前,我们党组织能在第一时间给以约谈提醒,打好预防针,笔者认为,这将可以挽救多少党员干部的政治生命,好多同志也就不会沦落为阶下囚。

     毛主席曾说过“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强调“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毫无疑问,组织谈话提醒就是一种“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有效方式。提醒约谈,提前打好“预防针”,是对领导干部“咬咬耳朵”起到了防病于先、防微杜渐的效果。谈话提醒的目的就是抓早抓小,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及时提醒,对一些轻微违纪问题进行及时告诫,及时责令整改。谈话提醒不仅是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光荣传统,也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真正让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此次,省委出台《关于在省一级开展谈话提醒工作的实施方案》,目的在于充分运用谈话提醒这一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广大干部的关心与爱护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运用中也要学会恰当运用,绝不能泛泛地谈、草率的谈,更不能将之随意滥用,必须要准确把握法律法规政策界限,否则,这势必会成为别有用心之人钻空的机会,逃脱应有的惩罚,让谈话提醒失去原有的效力。

     党和国家培养一个干部是非常不易的,当前全国正处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用人的关键时期,各级党组织要守好“责任田”充分运用谈话提醒就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良药,切实打好干部“预防针”,增强其“免疫力”,这样,才会减少党员干部犯错的机会,远离违规违纪的危险,才能切实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让党员干部继续发挥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