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熊敏:您是巾帼骄傲——记荣获2015年全省二十佳乡镇党委书记熊敏
时间 :   2016-09-19 17:3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通讯员    张玉良) “我只做了一名基层领导干部应该做的事。”谈起做基层工作的感受,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党委书记熊敏淡淡一笑。一张奖状记录了她从政轨迹:2015年7月,她被中共贵州省委表彰为“全省二十佳乡镇党委书记”荣誉称号。

   熊敏从1998年毕业于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时的有志女青年,扎根基层工作18年,她无怨无悔地把青春献给了最基层的乡镇事业。

  “荣誉是对我工作的更高要求。”熊敏书记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她一颗赤诚的心。

   18年来,熊敏坚持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为己任;带头扛重担、挑大梁、打硬仗,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望去努力工作。

群众的电话就是命令

   “喂!熊书记,我是万丰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袁金华。我向您反应一个问题,村村通公路、产业路只剩下我们村的一公里了。我们村的养殖专业合作社道路不及早解决,我们合作社之前的工作就白费了!”
放下电话,熊敏书记立即带上镇扶贫办、农业服务中心、国土所的同志,赶往万丰村养殖专业合作社。

   为了加快发展全镇的养殖产业,熊书记向全镇群众公开了自己的电话,并承诺:只要老百姓发展养殖产业遇上问题的,给她打个电话,只要人在镇上,她就在一个小时之内到现场解决问题。不到半个小时,熊敏书记就来到了万丰村养殖专业合作社。

    两年前,为该村的养殖产业发展,百姓生活改变,村里的干部也来调解过,想把这一公里路打通,但这一公里路要占用10多户村民的坡地,由于是公益性修路,没法给村民任何补偿,所以这10多户村民的思想工作还没有通。然而,这一公里路又是全村养殖产业的交通枢纽,如把这一公里路修通后,全村的养殖产业路就全线贯通了,养殖产业就因这条产业路发展壮大,百姓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
熊敏书记当时就请来了万丰村支书、主任和那10多户村民,开起了现场会。熊书记表明了修路的决心和态度,及修通路后给老百姓带来的诸多好处。话说到这10多户村民的心里去了。

   “熊书记,我原来以为你公布的电话号码是做个样子给我们看的,哪晓得,打您这个电话真管用!”袁金华看见修路的事情解决了,边说边笑了起来。之后,新阳、老王屯、建良等村都在熊敏书记的现场调解下,相继也修通了通村、通寨及产业路,并且全部硬化。

浇水浇在根上,帮扶帮在心上

    “没想到每次给熊书记打电话,她都热心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该镇一位种烤烟的留守妇女高兴地说。“她是我们的好书记,同时也是我们的好姐妹,帮助我们脱贫致富。”
 
    熊敏就是这样一个基层领导。“群众期盼的,就是我们最先要干的事。”她常常对干部们这样说,但她也是这样做的,言行一致。就这份铮铮誓言,在引导农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中,留下了她很多的铿锵足迹。
 
    升为一名镇党委书记,作为全镇百姓的主心骨,熊敏每每想到农村落后的面貌,她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如何打造优势产业,带领百姓共同致富,成为她工作中的第一件大事。她发誓要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首先就要解决制约贫穷落后的交通瓶颈。

    她在野洞河镇任职的5年里,同时又在全镇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大力推进路网建设,新建通村公路、改造旅游公路114.5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大力推进水利建设,实施人饮安全工程、山塘水库建设、沟渠建设、河道整治、烟水工程等项目190余个,解决了1090户4480人的吃水问题和7500余亩农田灌溉问题;大力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增容扩容和城乡同网同价,解决了20000多群众用电难的问题。
 
   在对三特三留人员的工作上,她主动与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又没有直系亲属照顾的9名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采取现金资助、定期走访、心理疏导、联系父母等方式,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防止辍学或外出流浪;她主动帮助5名留守妇女发展烤烟生产,帮助她们协调小额贷款、技术指导和烘烤烤房;她主动结对帮扶5名留守老人,经常与老人说话谈心、为老人送柴送米、为老人拨打电话,联系在外打工的亲人。工作做到了精准,真是浇水浇在根上,帮扶帮在心上,使这些三特三留人员随时随地享受“零”距离帮助和全天候服务。

巾帼不让须眉

   在工作中,她常常要求女同志,不要穿高跟鞋、穿裙子下队,干部就要像干部的样子。她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来没有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时常一个草帽、一套工作服,就是这个女书记的打扮,一个巾帼风采。

   在管理干部这一块上,她打破常规,将“守规守纪、出勤情况、服务态度、应急工作、上传下达、自身建设、工作实绩、临时工作、”等都纳入干部日常管理。采取“群众评、村干评、一般干部评、股站办负责人评、党政领导评”的“五评”考核方式,严格兑现奖惩,成功扭转了干部“庸、櫴、散、慢、浮”的不良作风。今年3月,熊敏调任旧州镇党委书记后,就对该镇干部重新进行分工,合理分配,并制定一系列措施,提高了全镇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为迎接“9.28”黔东南州第四届旅发产业发展大会暨黄平县第四届且兰文化艺术节在旧州古镇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8月的一个星期日,笔者好不容易在该镇东城门洞项目建设点找到了熊敏书记,“实在太忙了。”她介绍说,旧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省十大文化古镇之一,有着2300多年的历史。复古工作,力争在黔东南州第四届旅发产业发展大会暨黄平县且兰文化艺术节召开前建成投入使用。“熊书记!你全天候的站在工地现场,看质量、要进度,觉得累不累?”笔者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只要我们用我们的辛苦指数,还旧州一个‘古’字,换起百姓的幸福指数,我觉得再苦再累也不算哪样。”熊敏书记信心十足地说。

    这是该镇党委书记熊敏同志一贯的工作干劲,谱写了一曲曲新时期乡镇党委书记“巾帼不让须眉”的先锋赞歌。熊敏,您是巾帼骄傲,同时也是基层党组织的骄傲。她所做的工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在这次全国维护妇女权益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百姓再次推荐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