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份栏目
阿勒泰市金山北路社区党总支“红色客厅”让党小组在小区活跃起来
时间 : 2016-09-05 19:0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通讯员 董红英) 阿勒泰市金山路街道金山北路社区成立于2006年10月,辖区面积约2.6平方公里,社区干部21人,服务居民2997户6897人。社区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直管党员86人。
一、存在问题
金山北路社区处在城乡结合部,社区片区大,困难人群多,老年人多,人口居住分散,且各小区内没有公共活动场所,是金山路街道软硬件条件相对落后的一个社区。社区党总支执行“三会一课”制度难,金山北路社区共有党员86人,其中退休党员36人,毕业生党员22人,在职党员11人,从事个体及灵活就业党员12人,复转军人党员5人。在本市能够参加组织生活的54人,在外务工、年老体弱不能集中参加组织生活的32人。社区在家党员老弱病残比例较大,不少党员因为身体状况不能参与集体生活,导致活动开展水平不高,效果不佳。同时,随着青壮年党员外出打工日益增多,党组织难以在第一时间对外出流动党员进行宣传发动,很难真正把他们纳入到活动中来,降低了党员参与覆盖面,影响了“三会一课”实施的整体效果,党组织凝聚力不强。
二、工作思路和创新做法
针对社区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社区党总支多次实地走访调研,了解收集党员意见、建议,依托阿勒泰市“红细胞”工程,结合党员居住情况和党小组分布情况,按照易于集中、方便管理、便于活动、本人及家庭成员自愿的原则,通过支部书记推荐、党员推荐、个别谈话等形式,在3户政治觉悟较高、群众基础好、带动能力强、有一定影响力、号召力的老党员家中设立了“红色客厅”,将党支部功能下移至小区、楼栋,使“红色客厅”成为党支部日常教育管理场地、居民说事议事点、社情民意的收集站、传达站,让党小组在小区竖起一面旗帜,成为最贴近居民的党组织窗口。“红色客厅”的负责党员主动邀请党小组成员一起讨论酝酿年度学习计划,每月确定一个学习主题,学习方式灵活机动,学习内容切合实际。“红色客厅”设立以来,社区党总支先后投入1500余元购置了书架、学习记录本、活动记录本,居民议事本,制作了红色客厅门牌、指引牌,在小区营造浓厚氛围,让党员在小区亮出身份,让居民能够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截止目前,已在红色客厅开展各类学习、交流活动8场次,参与党员达120余人次;专题党课2次,参与党员33人;收集居民意见建议6条,主要涉及老人活动场地和老旧小区改造问题;提供出租房屋流动人口信息7条。
三、取得的成效
当前,社区党员中,50岁以上的老党员构成了社区党组织活动的主体,如何发挥好这部分党员的作用,不仅是提高社区党组织执行力的基础,更是带动群众共同建设和谐社区的关键。通过“红色客厅”这种形式,把这些老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党员们学习有了地方,活动有了内容,作用得到了发挥。今年71岁的朱桂芳,有着30年党龄,是一位老社区工作者,虽然退休多年,但依然热心小区事务。作为支部委员的她主动请缨,提出在自己家里建红色客厅,将附近的7名党员集中在一起开展活动。她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党小组成员宣传党的好政策、认领小区周边的环境卫生打扫、组建党员健身舞蹈队等,在小区形成了一股红色正能量。现在像她们一样自觉服务楼栋、小区的党员、居民越来越多,大家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践行着自己的承诺,竖起一面传递着正能量的红色旗帜。
探索建立“红色客厅”是金山北路社区破解社区党员活动难组织、作用难发挥的有效手段,是弥补社区阵地建设相对薄弱的有效途径,是建在城市社区的“红色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