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备份栏目 >
备份栏目
快乐教学究竟有多难?
时间 :   2016-08-31 11:0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唐晓华昨天参加了一场关于幼儿教育的活动,主办方以实景教学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教学成果。
   一群没有太多基础的孩子,经过他们半个多小时的集中教学,顺利完成了规定的学习任务,并且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全程英语的环境中,实现了较为顺畅的互动交流。而且,孩子们全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气氛欢快而热烈,看起来教学效果相当不错。
  我不清楚他们的教学方法,但是他们的教学成果确实让我惊叹。不得不说,专门从事教育的人,确实比我们这些家长更懂孩子,更知道孩子的需求,更能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相对来说,他们的教育方式,孩子更能接受,效果自然也更好。
   一场“教学秀”的华丽落幕,证明了他们的成功营销。从商人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全力付出,无非是想说明他们的教学是成功的、高效的,因此家长们的投入也是明智的、正确的。可是在我看来,他们倡导的快乐教学的理念,却是最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毋庸置疑,快乐教学是一个很好的理念,也契合孩子的需求。我相信,这些教育、培训机构都知道的事情,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自然是懂的。可是为什么我们在以往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很难找到快乐的感觉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反过来寻找答案。不妨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社会上的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是快乐的?
  仔细分析之后不难发现,他们的教育方式之所以看上去完美,其实是因为回避了“应试”这个最关键的因素。抛开应对考试的压力,只将学习与兴趣挂钩,快乐当然会变得相对容易。
  反之,长期以来,事实上我们官方的教育活动一直就是与各类考试考核联系在一起的。考试考核的最终结果,一般就会与教育的成果划上等号。
  处于这样的教育环境,面对无法回避的竞争压力,确实很难让孩子们将学习与快乐联系在一起。掌握新知识的喜悦,早已被考试的压力淹没。每天成堆的作业,侵占了孩子们休息的时间。到了双休日,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之下,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全都身心俱疲、苦不堪言,还怎么去找寻快乐?
  凭心而论,谁都想快乐,谁都想没有压力,可是现实却让这些很平常的东西变成了奢侈品。
  为了所谓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很多人一直“咬牙坚持”,只是期望“一朝高中”。对未来的无限期许,支撑着很多人完成艰苦的学业,硬是把学习变成了一场修炼、一场苦旅。难怪很多学生在高考之后撕书本、扔书包,庆祝自己的苦尽甘来。
  接受过中国传统教育的人,都会明白古人常说的“十年寒窗”,描述的是怎样的一种艰辛。现代人们口中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指挥棒”,折射的又是怎样的一份无奈。
  从古至今,似乎学习这件事情从来就与快乐无缘。
  学习的辛苦,教育部门清楚,家长清楚,学生更清楚。可是,这种状态却一直在持续。
  教育部门会说,我们一直倡导减负,希望孩子们轻松一点。但是,不借助各类考试考核,我们的教育资源怎么分配?人才怎么筛选?体制如此,我们也无能为力。
  家长会劝孩子说,快乐这件事还是以后再说吧,先得应付了眼前的考试。只要考上了好的学校、找到了好的工作,以后想快乐机会多的是。
  孩子们能做的,就只有咬牙坚持。
  事实虽然确实如此,但是我们不能就这样漠然视之、任其发展,甚至习以为常。
  我承认,虽然能够“吃得苦中苦”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也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但是,如果在同样能够达成目标的前提下,我们为什么不能尽可能地选择轻松快乐的方式呢?
  我相信,社会上的教育培训机构之所以能够吸引大批的家长,必然有他们的可取之处。真心希望全社会,特别是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更多地作些思考,好好研究一下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模式,吸收他们工作中的好的做法,找准苦与乐的平衡点,选择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模式,让莘莘学子们接受教育的过程更加轻松快乐!